第12章 最狼狈的力量 (第1/2页)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电子系统,是现代生产线不可或缺的“大脑”,业内有一个心照不宣的名词——“管理之神”
当这个年轻人站在角房上自豪的喊出自己的底气时,贾铭章终于发现,原来唐突的是自己。老爸对自己的介绍仅仅是优秀,至于优秀在哪儿并没有具体概念,现在这个年轻人不是自己招募的对象,因为对方有和自己平起平坐的资格。
工先锋!这个名字起得好,点题又非常有朝气,很符合年轻人的气质,想必他的团队也都很年轻,望着那个站在高处意气风发的年轻人,贾铭章忽然生出廉颇老矣的感觉,连同他一起老去的是这座即将拆掉的众诚,一座承载了自己二十年崛起之梦的工厂。
两人并行了很长时间,期间不时有员工向贾铭章打招呼,他也仅仅是点头回应。这两个小时他们谈了很多,贾铭章原本还算平静的内心渐渐翻涌起思潮。夕阳西下,落日的余辉映照着昔年的工业辉煌。
“你觉得这里应该保留还是拆除?”贾铭章忽的就一直悬而未决的议题向李墨曜请教。
“保留也好,拆除也罢,看你是只想留有记忆还是想让它获得新生。”
贾铭章感觉和这个年轻人说话很舒服,因为哪怕是对方的弦外之音他也能听得懂,他倒是胸有成竹的说:“如果保留的话,市政这边会给予一定支持,目前沈州有二十多个这样的工业文创园,这是城市记忆,也是文化建设的关键一环,所有很多人建议把它保留下来……”
贾铭章正自滔滔不绝,却突然发现身边的年轻人一直默默听着,却不发表任何建议。
“有什么话就说出来好啦,毕竟这里也有你的回忆。”
李墨曜笑了,他仰望着厂区内最高大的1号厂房,红韵下他的目光有些迷离,随后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
“我很难想象你这样的企业带头人会滔滔不绝的讲文化。”
“这有什么不对吗?”贾铭章不解。
“没有什么不对,但你也应该非常清楚其中的难点。”
贾铭章的表情渐渐变得严肃,几秒钟后他长叹一口气:“是啊,市场竞争加剧,企业资金链紧张,而且就精机一目前的地理位置来说并不具备开发优势。”
精机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3年,但目前保留下来的厂房最老的也不过五十年,就算建设工业文创园也并不比早年已经建设好的园区更具备优势。资金账面是个问题,但还有其它更重要的问题。首先,工业文创园这个概念并没有统一的官方认定,不同的园区可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定位,或多或少地涉及工业文化和创意产业,但并不一定完全符合“工业文创园”的严格定义。随着房地产市场退热,住宅区的老路肯定走不通。旅游餐饮等文创项目因为有前车之鉴,全市二十几个文创园里搞得好的也就那么两三个。这一点上贾铭章还是认真的,他不只是看数据,而且基本上都实地走访过,不管是明访还是暗访,呈现的效果都达不到理想状态。
这其中固然有当下经济环境的因素,也与此类项目兴起过晚有关。早年红利期的时候没注意文化建设,大拆大干的年代毁掉了很多有纪念意义的地标,如今想重拾城市记忆颇有难处。另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老一代人正在凋零,他们对工业文化的认知难以影响到下一代,工业文创园如果建得过于保守则难以吸引年轻人,如果建设得过于夸张又会引来反对的呼声,政府干预的影响当然也有,不过这倒是次要原因了。
贾铭章一筹莫展之际,李墨曜说道:“我去过鲁尔区,沿着莱茵河和利珀河有长达三十多公里的工业带,传统的工业之都转型后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德国在这方面做得还算好,主题公园、博物馆和展馆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