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参观团 (第2/2页)
而足。
就在这短期内,李墨曜这个行家几乎看了个通透,看着对他报以微笑的贾铭章,他投去了感激的目光。
“这位小兄弟是?”
一位年龄比贾铭章略大的企业主从过道一侧探出头来,目光看着贾铭章问道。
贾铭章也许还没想好说辞,李墨曜主动站起来伸出手,简洁干脆地说:“沪上工先锋科技有限公司法人,李墨曜。”
“哟,不是本土企业呀。”对方有些惊讶,随后说,“可听口音……”
“哦,我是沈州人。”
“这样呀,年轻有为,今后常联系呀。”
也许是对方失去了兴趣,连加微信的举动也没有。
“我说尚总,你这样就不太礼貌了吧,我劝你还是多和这位小兄弟接触,以后你们也用着上。”贾铭章和这位叫尚总的人说话一点儿也不客套,像是老朋友的样子。
尚总先是小小的吃了一惊,随后堆起满脸的职业性笑容:“你看我这脑子,年纪大了,来来来,咱们加个微信。”
偷偷看到了贾铭章向他挤眼,李墨曜心领神会地拿出手机,加了微信后,尚总发来了他的个人信息和电话号码。
,!
“沈州天星智配有限公司?做什么的?”
因为大巴车马上开了,对方也没有机会详细介绍自己,只好向贾铭章询问。
“汽车零部件。”贾铭章简短的回答。
“哦。”李墨曜的脑子里马上有了一个基本轮廓。
这些日子的调研不是白做的,市里下发了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工作方案,将重点推动包括: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在内的中小企业做数字化转型。众诚就是重点企业之一,如此说来这一车的企业主都是重点企业喽。
看出了李墨曜心里的疑问,贾铭章解释道:“既然是试点就不可能强迫,何况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原则是多给政策少出钱。”
“咦?这个我倒没从文件上解读出来。”
贾铭章投来一种原来你也不是无所不知的眼神。
“对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是,无论企业规模大小,只要具备数字化转型的意愿和需求,市里都将给予支持,问题是很多企业不想改。”
“不想改?为什么?”
“原因有很多,有些是家族企业,做数改的话管理层结构就会发生变化。有些虽然是想改但没有钱,现实上有难度。林林总总,不一而足。组织这个论坛的初衷是鼓励大家改,但参照的目标就不点儿不切合实际了,像沈鼓这样的超大型企业是在座诸位一辈子也达不到的高度。”
听着贾铭章平静的叙述,李墨曜忽然生出一种奇怪的感觉,他顺着感觉试探着问:“那众诚呢?”
贾铭章没有回答,嘴角却勾起了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
:()云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