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跨学科的初体验 (第1/3页)

程婉清穿过熙熙攘攘的校园,心中既兴奋又紧张。她提前半小时抵达了讨论会的会场,这是一栋现代化的建筑,玻璃幕墙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她推开门,一股淡淡的书香气息扑面而来,与文学社聚会的氛围截然不同。会场内,长条形的会议桌铺着洁白的桌布,上面整齐地摆放着文件夹和名牌,墙上挂着一幅幅精美的商业案例分析图,每一幅都展示着不同行业的成功故事。

她环顾四周,发现会场内已经坐了不少人,大多是来自经济、市场营销、心理学等学科的学生。他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低声讨论着即将开始的讨论会内容。程婉清注意到,自己是唯一一个文学专业的学生,这让她感到有些突兀,但同时也增添了一份使命感。她深吸一口气,握紧手中的笔记本,笔记本的封面上印着她最喜欢的诗句,仿佛在给她鼓劲。

程婉清选择了一个靠窗的角落坐下,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的身上,带来一丝温暖。她的眼睛不自觉地扫过会场的每一个细节,从精致的吊灯到摆放整齐的座椅,每一处都透露出一种专业和严谨的氛围。她注意到,会场的一角摆放着一台大型的投影仪,旁边是一排排整齐的文件夹,里面装着即将分享的资料。

她打开笔记本,准备记录下讨论会中的每一个要点。虽然她对即将开始的跨学科讨论感到有些忐忑,但她知道,这将是一个难得的学习和交流机会。她想起自己在文学社的经历,那些关于小说创作、诗歌鉴赏的讨论,虽然充满了激情和创意,但总感觉缺少了一些实际应用的场景。而今天,她将有机会看到文学在商业领域的应用,这让她充满了期待。

会场内的气氛逐渐从轻松的交流转变为期待的安静。主持人,一位风度翩翩的中年男士,迈着稳健的步伐走上讲台,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即将开始的讨论会的热忱。他清了清嗓子,用洪亮而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宣布讨论会正式开始。

第一位发言人是一位在市场营销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专家,他带着自信的微笑走向讲台,身后的大屏幕上随即显示出“叙事性营销”的标题。他详细地讲解了这一概念,用生动的语言和实际案例,向在场的每一位参与者展示了如何通过创造具有情感共鸣的故事来吸引消费者。

“在商业的世界里,一个成功的故事往往比一堆数据更有力量。”他说道,“品牌通过讲述自己的故事,能够与消费者建立起一种情感上的联系,这种联系是任何广告都无法替代的。”他以苹果公司为例,讲述了苹果如何通过强调其创始人乔布斯的创新精神和对完美的追求,将品牌塑造成一个不仅仅销售电子产品,更传递着一种独特文化和价值观的符号。

接着,他又提到了可口可乐,这个全球知名的饮料品牌,通过讲述其悠久的历史和与快乐、分享相关的故事,成功地将自己定位为欢乐时光的象征。他强调,无论是品牌的创立故事,还是产品的推广故事,情感共鸣都是关键。

程婉清听得入神,她的眼中闪过一丝光芒。她想到了自己所写的短篇小说,那些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引人入胜的情节来触动读者心灵的作品。她意识到,文学创作中的情感共鸣与商业故事中的情感共鸣,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本质上是相通的。她的心中涌现出一种新的认识,文学与商业并非是两个完全独立的世界,它们在情感的传递上有着共同的语言。

在市场营销专家的精彩讲解结束后,会场内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程婉清的心中充满了新的认识和思考,她意识到文学与商业在情感共鸣上的共通性。这时,主持人邀请了几位不同学科的参与者发表自己的看法,以进一步探讨这一主题。

首先发言的是一位心理学学者,他带着温和的微笑走向讲台,身后的大屏幕上显示出“情感与决策”的标题。他指出,叙事不仅仅是吸引消费者的工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