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全国巡视 (第1/2页)
汤若望通晓数种外语,对于到帝国高等学院任教,他知道是无奈。有些想不通的是,这次他的待遇似乎不如以前啊。
与此同时,女皇巡视全国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朱辰钰坐上新款式的燃油驱动的汽车,第一站就奔向了帝国第一机械厂。
这座机械厂可不简单,说是厂,实际上跟城差不了多少,确切的说,叫帝国第一机械城正合适。
所有的工业母机,农业机械,矿山机械,石油化工机械等等都是这里出产的。
工业母机中的冶金机械也在这里生产,前段时间朱辰钰一直在期待的标准铁轨轧机正在这里研制,而朱辰钰建立的机械研究所就布置在这个厂子。
帝国第一机械厂集中了全国所有的机械科学人才,在朱辰钰的有意栽培之下,机械科学方面的人才增长迅猛,
工业母机是开展大工业的必备工具,非常重要,因此朱辰钰第一时间就来了这里。装备在这里的万吨水压机代表着帝国机械加工行业的最高水平。
在这里做工的工人分两类,一种是从事底层最艰苦劳动的那些人,他们的工作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只要有力气,稍加指导就可以胜任。而另外一种则是技术工人,这些人拥有知识和技术能力。
技术工人才是核心,帝国高等学院就是培养这类人才的地方。
而纯劳动力来源于战俘,罪犯以及愿意从事这类劳动的老百姓,其中,普通百姓拥有帝国公民资格,是有报酬的,而战俘和罪犯,公民资格已经被剥夺,没有任何报酬和福利,甚至人身自由已经部分被剥夺。
某种意义上,这个地方可以被称为战败者的血汗工厂。如果拿到21世纪,这种事情一定会遭到严厉的抨击,但在17世纪,反而合理。战俘中间就有大批的女真人,鞑靼人次之,然后就是投降女真人的汉人。
朱辰钰同情这些人,没有杀掉他们,反而给了他们一条生路,他们将用一生来偿还战争中犯下的罪行。
第一机械厂产出巨大的生产力,无数劳工共同支撑起这座庞然大物。
与第一机械厂并驾齐驱的就是旁边的军械厂和帝国第一车辆厂。
军械厂生产火枪和大炮,以及各类弹药。第一
车辆厂则生产汽车,运兵车和轨道车辆。
朱辰钰第二站就巡视这两个地方,兵器研究所就设立在军械厂,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火器生产工匠,在这个打仗还依靠肩背人扛,牛马拉车的时代,突然出现铁甲运兵车无疑就是开挂,之前多铎大败,满清朝廷一夜跑光并不夸张,他们已经没有半点儿抵抗的可能。
朱辰钰的巡视简洁而高效,根本就不在乎什么皇家礼仪,一开始就禁止任何的铺张浪费和形式主义。她的目的只有一个,发现问题,理清思路,确定未来方向。
随同的官员几乎没有,只有技术带头人和直属官员才能陪同,这跟任何时期的皇帝出巡都大不相同,站在人群中的朱辰钰不像大明帝国的女皇,更像是某企业的厂长,总经理什么的。而这才是最让她感觉舒服的场景。
掌握科技,才是无冕之王,任何实力无法与之媲美。
接下来,朱辰钰巡视了采石场,采砂场,水泥厂,玻璃厂,铁矿山,油井,石油提炼工厂,化肥和合成氨工厂,石油化工厂,以及长江上的三大水电站。
除了煤化工,铜矿山,铜制品工厂她没有去。而这两个项目也是必不可少的。
朱辰钰准备大修大明律,将所有资源收归国有,只留下部分农业税用于分封诸王,削弱藩王兵权,鼓励这些人对外扩张。目标很明显,西北的李自成部。
自打满清退出山海关,长城以南再无外族威胁,李自成迅速收拢人马,守住明庭答应给他的那一亩三分地,非常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