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 (第2/5页)

接下来的镜头就是简单的对话,再就是展现唐山和阿邦简单打扫房间的场景,当阿邦郁闷的扛起“上海闸北诊所”的招牌后,袁和平高喊一声

王小虎立刻跑到总机那边问道:“刚才镜头感觉怎么样?”

“很好,我感觉没有什么问题,应该是一条过的。”袁和平笑呵呵的说道。

王小虎认真看了两次后也微微点头,“效果还不错,准备下一个场景拍摄。”

元彪闻言大大的松口气,拍着胸脯说:“还好还好,我真怕你说要重拍。”

王小虎笑着说:“你刚才的表现马马虎虎。”元彪撇撇嘴表示不信。

“阿远,在几个年面前摆放好竹竿,准备拍摄下一场斧头帮杀上门的镜头。”

张远大叫一声“好咧”,然后带着几个人快速的在点面前摆放竹竿。作为开戏第一场打斗,王小虎格外的看重,他心中对这个场面不是很乐观,因为到时场面会有些混乱,而记忆中的这个场景拍摄的很是失败,他考虑着是不是将摄影机加高,采用升降拍摄的手法展现整个全景。

就在他考虑问题的时候,围观的人群中忽然传来骚动。。。。。。

105 谁敢砸我的场子

''

王小虎正想着如何架设机位才能完美表现出动作的观赏性,却听到人群外传来吵闹,当下皱起眉头有些烦躁对身边的元彪说:“阿彪去那边看看,怎么这么吵闹,烦死了。”

元彪应了一声,与袁仁祥还有张远三人过去查看。

王小虎拿起一根竹签蹲在地上画图,所画的主要是摄影机的拍摄角度。

王小虎所说的机位,是指摄影机在拍摄人物或者景物时所处的位置和角度,它主要是相对拍摄对象而言,不同的拍摄角度会表现出不同的内容和情感,在武侠电影的动作设计中,机位的安排要如实反映动作特色,表达动作主题。

电影拍摄一般分为固定摄影和运动摄影。固定摄影是指在固定的机位上,用固定的焦距,在镜头光轴固定的条件下进行拍摄。而运动摄影是指在拍摄中变动机位、变动焦距或镜头光轴,通过机位、综述焦距和光轴的运动。在不中断拍摄的情况下,形成连续不断、运动着的画面,或逐步展开,或逐步汇聚集中,时间和空间的变换更接近于现实时空,更有利于叙事时空的完整性。

“嗯,先要用俯视居高临下的拍摄大全景,这样在效果上因为高高在上,远离打斗中心,这种拍摄角度会产生一种观战的‘优越感’,然后换成平视拍摄,同时配合降格特技拍摄手法和长焦镜头手法。”

王小虎在地上划拉半天,终于确定下拍摄方案,起身对在一旁守候的袁和平说道:“平哥等会你跟拍摄助理把摄像机架到屋顶上,用俯视角度一点点将镜头推进,记着多拍摄几组,这样我们回头剪辑的时候也方便些。”

“阿虎,为什么我们不用维亚,那样不是更方便嘛?”袁和平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毕竟在其他导演处理很多高角度拍摄都会选择维亚。

王小虎笑着说:“维亚不方便嘛,再说摄影师吊在半空里也不舒服,镜头会一直晃动,拍摄出来的效果不好,如果有条件搞一台升降机来就好喽。”

“唔,升降机也能运用到拍摄中来吗?”袁和平还是第一次听说。

“怎么不能啊?我说的升降机可不是你想想的那种,是一种带伸缩杆,可以随意调节高度和角度的机器,末端有一个小*平台,可以让摄影师在上边坐着,其视觉效果就像人们在野外乘坐缆车或在宾馆乘坐观光电梯时得到的视觉感受一样,这种东西现在香港并不普及。”王小虎笑着将前世常见的遥控拍摄升降机样子介绍给袁和平。

“你说的这种设备是不是好莱坞那边常用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