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破局前行,梦想致远 (第1/2页)
大型国际交流活动圆满结束后,成奇勋和曹尚佑站在活动现场,看着嘉宾们陆续离去,心中满是成就感。然而,他们清楚,这只是新征程的,后续合作项目的落地才是真正的挑战。
活动结束后的一周,平台便紧锣密鼓地开始推进与各方达成的合作项目。在与一家国际知名企业合作开展残障儿童智能康复设备研发项目时,问题接踵而至。按照合作协议,企业应在活动结束后的两周内支付第一笔研发资金,然而时间已过,资金却迟迟未到账。成奇勋和曹尚佑多次联系企业负责人,得到的答复总是含糊其辞,称内部审批流程繁琐,需要再等一等。
成奇勋和曹尚佑意识到,资金拖延可能会严重影响项目进度。他们决定亲自前往该企业总部,与负责人进行面对面沟通。在与企业负责人的会面中,成奇勋严肃地说:“我们十分重视这次合作,这不仅关系到平台的发展,更关乎无数残障儿童的未来。按照协议,资金应该按时到位,如今拖延已经对项目造成了负面影响。” 曹尚佑也补充道:“我们理解贵企业内部可能有流程要走,但这个项目对于改善残障儿童的康复状况意义重大,希望贵企业能加快审批进度。” 经过一番深入交流,企业负责人终于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承诺将在一周内完成资金拨付。
解决了资金问题,在与一家科技公司进行技术对接时,又出现了难题。这家科技公司负责为平台开发一款针对残障儿童教育的在线学习平台,双方在技术标准和功能需求上存在较大分歧。科技公司认为平台提出的一些功能要求在技术实现上难度较大,需要增加预算和时间;而平台则强调这些功能是满足残障儿童特殊教育需求的关键,不能随意删减。
成奇勋和曹尚佑召集平台的技术团队和教育专家,与科技公司的技术人员进行了多轮视频会议。在一次会议中,平台的教育专家详细阐述了这些功能对于残障儿童学习的重要性:“比如这个语音识别和纠正功能,对于有语言障碍的孩子来说,是他们学习语言的重要工具。虽然技术实现有难度,但我们相信以贵公司的实力,一定可以克服。” 平台的技术团队也与科技公司的技术人员一起探讨技术解决方案,提出了一些优化建议。经过多轮艰苦的谈判和技术研讨,双方最终达成妥协,科技公司同意在合理增加预算和时间的前提下,实现平台提出的关键功能。
除了资金和技术问题,平台在不同地区推进合作项目时,还面临着地域政策差异带来的阻碍。在与某国的公益组织合作开展残障儿童融合教育项目时,当地的教育政策与平台的理念和做法存在一定冲突。该国规定,残障儿童必须在特定的特殊教育学校接受教育,而平台倡导的是将残障儿童融入普通学校,实现融合教育。
成奇勋和曹尚佑得知情况后,决定前往该国,与当地政府部门和公益组织进行沟通协商。在与当地教育部门官员的会面中,成奇勋介绍了平台在其他国家成功开展融合教育的案例:“融合教育不仅能让残障儿童接受更全面的教育,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我们在多个国家的实践证明,这种教育模式对残障儿童的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 曹尚佑也展示了相关的研究数据和成果报告,说明融合教育的可行性和优势。经过多次沟通和努力,当地教育部门终于同意在部分学校进行融合教育试点项目,为项目的推进打开了突破口。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平台还面临着内部团队协作的挑战。随着合作项目的增多,团队成员需要同时处理多个任务,不同项目组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变得复杂。在一次项目进度汇报会议上,两个项目组因为资源分配和任务优先级问题产生了争执。一个项目组抱怨资源分配不公,导致他们的项目进度滞后;另一个项目组则强调自己的项目更紧急,需要优先保障资源。
成奇勋和曹尚佑意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