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破隘启明,梦想煜耀星汉 (第1/2页)

文创教育课程在当地学校顺利开展,成奇勋和曹尚佑站在学校的走廊里,看着学生们满怀期待走进教室的场景,心中满是欣慰与憧憬,以为残障儿童文创教育事业在海外终于能稳步前行。然而,现实再次给了他们沉重一击,新的危机如汹涌潮水般,一波接一波向平台涌来。

课程开展一段时间后,学生们的热情逐渐冷却,陆续有学生向老师反映课程难度过高。基础绘画课程中,复杂的绘画技巧和理论知识让许多学生感到吃力;文创理论课程里,抽象的概念和深度的文化解读更是让学生们一头雾水。负责课程反馈收集的小陈,抱着厚厚的一叠反馈表,匆匆走进成奇勋的办公室,脸上写满了焦虑:“成总,曹总,情况不太妙!好多学生说课程太难了,他们跟不上进度,这要是不解决,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会大受打击。” 成奇勋的眉头瞬间皱起,他深知课程难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教育效果。

成奇勋立即联系曹尚佑,召集课程研发团队和授课教师紧急商讨对策。会议室内,气氛凝重,大家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曹尚佑神色严肃,语气急切:“课程研发团队重新评估课程难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授课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困难点,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讲解。”

课程研发团队迅速行动起来,成员们仔细分析学生的反馈意见,重新审视每一个课程模块。他们日夜讨论,查阅大量教育心理学资料,结合当地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特点,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将复杂的绘画技巧拆解成简单易懂的步骤,在文创理论课程中增加更多生动有趣的案例和故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授课教师们则利用课余时间,为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一对一的辅导。张老师为了给学生讲解绘画技巧,常常在教室待到天黑,耐心地示范每一个动作,手把手纠正学生的错误。然而,调整课程难度并非易事,既要保证教学质量,又要让学生能够接受,团队成员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小陈满脸疲惫,忧心忡忡地说:“时间紧,任务重,学生们还在等着,真担心调整不好。” 成奇勋鼓励大家:“我们一起加油,一定能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

在解决课程难度问题的同时,平台又面临着家长的质疑。部分家长看到孩子在文创教育课程中学习吃力,担心会影响主科成绩,对课程的必要性产生了怀疑。他们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向学校和平台表达不满,甚至要求暂停文创课程。负责家长沟通的小李,拿着一叠家长的反馈邮件,神色慌张地向成奇勋和曹尚佑汇报:“成总,曹总,好多家长反对文创课程,他们觉得会耽误孩子学习主科,这对我们的课程推广影响太大了。”

成奇勋和曹尚佑意识到,家长的支持对于课程的持续开展至关重要。他们一方面组织团队与家长进行深入沟通,详细介绍文创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展示文创教育与主科学习相互促进的案例;另一方面,邀请教育专家举办线上讲座,为家长解读文创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成奇勋诚恳地说:“文创教育不仅能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能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这些能力对主科学习同样有帮助。我们会合理安排课程时间,确保不影响孩子的主科学习。” 经过多次沟通和努力,部分家长的态度有所缓和,开始理解和支持文创课程。

解决了家长质疑问题,平台又遭遇了教师团队内部的矛盾。由于授课教师来自不同的教育背景和文化环境,在教学方法上产生了严重分歧。一些教师注重传统的教学方式,强调知识的灌输;而另一些教师则倡导创新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实践。这种分歧导致教学过程缺乏一致性,学生们感到困惑。负责教师管理的小赵,焦急地向成奇勋和曹尚佑汇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