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汉昭帝 (第1/6页)
基本信息
刘弗陵(公元前94年-公元前74年),是汉武帝刘彻的小儿子,生母为钩弋夫人赵婕妤,是西汉第八位皇帝。
生平经历
- 早年经历:太始三年(前94年)出生于长安钩弋宫,据说在母亲腹中待了十四个月才出生,与当年尧帝情况相同,其所降生宫殿的大门被称作“尧母门”。
- 立为太子:征和二年(前91年)巫蛊之祸爆发,太子刘据自杀,武帝一直未再立太子。刘弗陵五六岁时,武帝认为他聪明健壮,有自己年少时的风范,便想立他为太子,还命人画“周公辅成王”的画像暗示群臣,并赐死钩弋夫人。后元二年(前87年)二月,年仅八岁的刘弗陵被立为皇太子。
- 登基称帝:汉武帝驾崩后,后元二年二月戊辰日(前87年3月30日),刘弗陵登基称帝,史称汉昭帝。由大将军霍光主持国政,左将军上官桀和车骑将军金日磾担任副手。
- 辅臣争权:金日磾去世后,霍光独掌政事大权。上官桀父子因与霍光争权及其他利益冲突,联合鄂邑长公主、桑弘羊以及燕王刘旦,意图陷害霍光。
- 洞察谗言:上官桀等人趁霍光休沐时,假借燕王名义向刘弗陵上疏揭露霍光“阴谋”,刘弗陵识破这是谗言,没有治罪霍光,还下令追查上书之人,此后上官桀一党仍有人诬告霍光,刘弗陵大怒,下令治罪诽谤者。
- 平定政变:元凤元年(前80年),上官桀等人决定发动政变,计划让长公主设酒宴邀请霍光,席间杀死霍光,再废除刘弗陵,拥立燕王为皇帝。但政变计划泄露,霍光将上官桀父子等人逮捕,诛杀其宗族,燕王刘旦和鄂邑长公主自杀。
- 施行仁政:元凤二年(前79年),刘弗陵大赦天下,下令减免三辅、太常两地的税赋,还免去中牟苑穷困户的税。元凤四年(前77年)春正月初二日,刘弗陵加元冠,正式成年,下令停缴第四年、第五年的人口赋,三年以前未交更赋的也免交。
- 英年早逝:元平元年四月癸未日(前74年6月2日),刘弗陵在未央宫崩逝,终年二十一岁,在位十三年,葬于平陵,谥号为孝昭皇帝。
主要成就
- 政治方面:重视吏治,多次察举贤良,明经治狱。
- 军事方面:派人打退匈奴、乌桓的入侵,加强北边戍防,又平定西南少数民族叛乱,维护了西汉国家主权。
- 经济方面:施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举措,劝民农桑。主持召开“盐铁会议”,为“昭宣中兴”奠定了思想基础。
本故事纯属虚构,关于汉昭帝刘弗陵的故事:
《汉昭帝刘弗陵:少年英主的艰难守业》
汉昭帝刘弗陵,年仅八岁便登上了那象征着无上权力的皇位,成为了大汉王朝的主宰者。那时的他,还只是一个稚嫩的孩童,身躯瘦弱得仿佛一阵风便能将其吹倒,但那双明亮而坚定的眼眸,却犹如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一般闪耀,似乎能够洞察世间万物的真相和奥秘。
自小,刘弗陵就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聪慧才智,他的眼神中总是透露出一种超越年龄的成熟与稳重。在宫廷深处的那些漫长日子里,陪伴他成长的除了巍峨的宫殿、华丽的服饰,更多的则是堆积如山的书籍以及严厉而又悉心的教导。对于知识的渴求,宛如熊熊燃烧的火焰,驱使着他不知疲倦地在昏暗的烛光下研读古老的经典着作,苦苦思索着治理国家、安定天下的良策妙计。
然而,命运的齿轮无情地转动着,过早地将沉重的国家责任压在了这个幼小的肩膀之上。原本应该无忧无虑尽情嬉戏玩耍的童年时光,就这样悄然离去,消失在了无尽的国事操劳之中。
当刘弗陵初登大宝之时,朝政大权实际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