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君忧臣省 (第2/3页)
农业生产的恢复。
朱元璋(沉思片刻):嗯,减免税赋、兴修水利,这些都是利民之举。但朕担心,朝廷的财政能否支撑这些举措?若财政出现亏空,又该如何是好?
户部尚书:陛下,臣已仔细核算过。虽然短期内减免税赋会使财政收入减少,但从长远来看,百姓安居乐业后,农业生产恢复,商业也会逐渐繁荣,届时税收自然会增加。而且,兴修水利等工程,不仅能促进农业发展,还能创造就业机会,让百姓有收入来源,这对稳定社会也有很大的帮助。
朱元璋(微微颔首):好,就依你所言。此事你要尽快落实,务必让百姓感受到朝廷的关怀。
第三幕:吏部之责
时间:早朝进行中
地点:奉天殿
旁白:解决了财政和民生问题,朱元璋又将话题转向了吏治。
朱元璋(神色严肃):吏治关乎国家的兴衰,如今我大明官员众多,良莠不齐。吏部尚书,你身为官员选拔和考核的负责人,有何举措来确保官员能够尽职尽责,为百姓谋福祉?
吏部尚书(出列,恭敬地回答):陛下,臣深知责任重大。为了选拔出真正有才能、有品德的官员,臣打算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严格考试标准,确保选拔出的人才具备治理国家的能力。同时,加强对官员的考核,定期对官员的政绩、品德进行评估,对于那些贪污腐败、无所作为的官员,坚决予以惩处。
朱元璋(目光坚定):科举制度是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必须要公平公正。对于官员的考核,要严格执行,不能流于形式。朕绝不允许有官员在其位不谋其政,欺压百姓。若发现有这样的官员,无论是谁,都要严惩不贷。
吏部尚书:臣遵旨!臣一定尽心尽力,为陛下选拔出优秀的官员,打造一支清正廉洁、高效有为的官员队伍。
第四幕:武将之忧
时间:早朝接近尾声
地点:奉天殿
旁白:一直在一旁默默聆听的徐达,此时向前一步,抱拳说道。
徐达:陛下,臣虽为武将,平日里专注军事,但也深知百姓是国家的根基。如今边疆虽已初步平定,但仍有一些残余势力蠢蠢欲动。臣担心,若边疆不稳,百姓难以安心生产生活。臣愿继续为陛下效力,加强边防建设,确保边疆的安宁。
朱元璋(看着徐达,眼中满是信任):有你镇守边疆,朕放心。边疆的稳定关乎国家的安全,也关乎百姓的生活。你要时刻保持警惕,不可懈怠。若有需要,朝廷定会全力支持你。
汤和(也出列说道):陛下,臣也愿随徐将军一同,为巩固边防出力。如今国家初定,百废待兴,只有边疆安稳,百姓才能过上太平日子。
朱元璋:好,有你们两位将军在,朕的心里踏实多了。你们要相互配合,共同守护好我大明的边疆。
第五幕:文化之重
时间:早朝结束后,偏殿
地点:偏殿
旁白:早朝结束后,朱元璋留下了李善长、刘伯温、宋濂等人,继续商讨国家的发展大计。
朱元璋:朕深知,治理国家不仅要关注民生、加强吏治、巩固边防,文化建设也至关重要。宋濂,你负责文化教育事务,如今我大明刚刚建立,在文化建设方面,你有何想法?
宋濂(恭敬地回答):陛下,文化乃国家之灵魂,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根本。如今当务之急是要兴办学校,培养更多的人才。臣建议,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各级学校,选拔优秀的教师,传授儒家经典和治国之道。同时,整理和编纂各类书籍,传承和弘扬我中华的优秀文化传统。
朱元璋:嗯,兴办学校、培养人才,这是长远之计。朕希望通过教育,培养出一批有道德、有才能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