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政治革新 (第2/4页)

道):陛下,臣以为御史台应加强对六部官员的监督。可赋予御史台直接弹劾六部尚书以下官员的权力,无需层层上报,以提高监督效率。同时,设立巡查御史,定期到地方巡查,监督地方官员的施政情况。

朱元璋:朕也正有此意。御史台作为监察机构,必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整肃朝纲。刘伯温,你可有补充?

刘伯温(从容出列,微微欠身):陛下,丞相所言极是。此外,为防止御史台权力滥用,可设立一个监督御史台的机构,形成相互制衡之势。比如,由翰林院和都察院共同选派人员组成监督小组,对御史台的弹劾和巡查行为进行监督。

朱元璋(大笑,点头称赞):伯温果然心思缜密。就依此办理,务必确保权力制衡,朝廷清明。

第二幕:经济谋划,民生为本

时间:紧接着,讨论经济事务时

地点:应天,奉天殿

朱元璋:经济乃国家之根基,户部尚书,各地收成如何?田赋税率可有调整之需?

户部尚书(出列,跪地说道):陛下,今年河南、山东等地收成较好,但江西、浙江部分地区遭遇旱灾,收成欠佳。臣建议对江西、浙江受灾地区减免田赋,以苏民困;河南、山东等地则维持现有税率,确保国家财政收入。

朱元璋:准奏。百姓乃国家之本,受灾地区务必给予关怀。工商政策方面,可有新的举措?

户部尚书:陛下,为加强对商业活动的管理,臣建议在应天、扬州等重要商业城市设立新的商税关卡,规范商业税收。同时,对工匠管理制度进行修改,允许工匠在完成官府任务后,可自由承接民间订单,提高工匠的积极性。

朱元璋:此策可行。商业繁荣则国家昌盛,但要注意合理征税,不可过度盘剥商户。务必确保市场秩序稳定,促进商业健康发展。

第三幕:军事筹策,边疆稳固

时间:稍后,讨论军事事务时

地点:应天,奉天殿

朱元璋:军事之事,关乎国家安危。徐达,沿海地区海防情况如何?

徐达(出列,抱拳行礼):陛下,目前沿海地区时有倭寇侵扰,百姓深受其害。臣已从内地调派两万军队前往沿海加强防御,同时组建了水师,定期进行巡逻。但沿海防线漫长,兵力仍显不足。

朱元璋:继续增派兵力,务必保障沿海百姓的安全。在重要港口和岛屿设立军事据点,加强防御工事建设。兵部尚书,军粮储备和运输情况如何?

兵部尚书(出列,跪地说道):陛下,军粮储备充足。臣已在辽东设立了大型军粮仓库,确保边境军队的粮食供应。同时,优化了运输路线,减少运输损耗。但兵器制造方面,部分工匠技艺有待提高,影响了兵器的质量。

朱元璋:立即选派优秀工匠对现有工匠进行培训,提高兵器制造质量。兵器乃军队之利器,不可有丝毫马虎。徐达,你要加强军队训练,提升士兵的战斗力。

徐达:末将遵旨!臣定会严格训练士兵,让他们成为保家卫国的精锐之师。

第四幕:文韵传承,科举兴邦

时间:之后,讨论文化教育事务时

地点:应天,奉天殿

朱元璋:文化教育乃国家之根本,礼部尚书,地方教育机构扶持政策落实得怎样了?

礼部尚书(出列,跪地说道):陛下,臣已为贫困地区的学校提供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包括书籍、笔墨等。同时,选派了一百名优秀教师前往偏远地区任教。但部分偏远地区的学校设施简陋,需要进一步修缮。

朱元璋:拨款修缮偏远地区的学校,务必为学子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刘伯温,文化典籍编撰工作进展如何?

刘伯温:陛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