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洪武四年二月 (第2/4页)

遵旨!

第三幕:祭祀任命,各安其职

时间:丁巳日

地点:应天,奉天殿

朱元璋:今日遣官祭三皇并释奠孔子,此乃国之大事,礼部尚书,你要确保祭祀仪式庄重肃穆。

礼部尚书(跪地,恭敬地说):陛下放心,臣已精心筹备,祭祀仪式定能圆满完成。

(接着,宣布官员任命)

朱元璋:以福建按察司副使吴庸为金华府知府,望其能在新岗位上,造福一方百姓。

(官员领命谢恩)

时间:戊午日

地点:应天,奉天殿

曹兴(出列,跪地奏道):陛下,臣为晋王相,现建议建晋王府兵民参建,选汉军充王府鼓手,朔蔚等州召商纳米中盐充边饷,如此可加快王府建设,充实边地军饷。

朱元璋:兵民参建可行,可加快工程进度。至于选汉军充王府鼓手,就依你所言。召商纳米中盐充边饷,户部尚书,你觉得如何?

户部尚书(出列,拱手说道):陛下,此计可调动商人积极性,充实边饷,臣以为可行。

朱元璋:好,此事就这么定了。各部门要协同合作,确保各项事务顺利推进。

第四幕:外交文化,人才凋零

时间:数日后

地点:应天,奉天殿

太监(高声通报):翰林侍读学士张以宁等自安南使还!

(张以宁的随从神色悲痛,跪地禀报)

随从:陛下,张大人卒于归途中。此次自安南归来,安南王陈日熞遣臣上表谢恩贡方物,然张大人未能亲见陛下,实在遗憾。

朱元璋(神色凝重,惋惜道):张以宁少贫苦好学,文学造诣极高。洪武元年起用为翰林侍读学士,奉使安南,朕还御制诗送之。如今他卒于道,实乃朝廷损失。诏有司还柩致祭,厚待其家人。

汪广洋:陛下仁厚,张大人泉下有知,也会感激陛下的恩遇。其《翠屏集》流传于世,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

第五幕:司法理念,公正为本

时间:又一日

地点:应天,奉天殿

朱元璋:朕任命刑部郎中刘惟谦为尚书。刘惟谦,你可知司法之重?

刘惟谦(跪地,恭敬地说):陛下,臣深知司法关乎百姓福祉,国家安宁。

朱元璋:仁义是养民膏粱,刑罚是惩恶药石。为政不能舍仁义专务刑罚,你用法时要体古人钦恤之意,像张释之、于定国那般公正断案,不可冤枉一个好人,也不能放过一个坏人。

刘惟谦:陛下教诲,臣铭记于心。臣定当公正司法,维护国家法律秩序。

第六幕:机构事务,各有安排

时间:同日

地点:应天,奉天殿

光禄寺官员(出列,跪地奏道):陛下,臣建议设内酒坊造酒,供御赐、燕享及其他祭祀,依宋“法酒库”例,如此可保障朝廷用酒需求。

朱元璋:准奏。务必保证酒的品质,不得有丝毫懈怠。

(接着,吏部尚书奏宣使、奏差考满任用事宜)

吏部尚书:陛下,有文学才能的宣使,可任有司之职;有干办之才的,宜于巡检内用;通儒吏的奏差,升令史、书吏;不通者,用为巡检、驿官。如此可让官员各展其长。

朱元璋:好,就依此执行。吏部要严格考核,确保官员任用得当。

第七幕:官员追封,彰显恩宠

时间:壬戌日

地点:应天,奉天殿

太监(神色悲痛,高声通报):湖广行省参知政事戴德卒于京师!

朱元璋(神色哀伤,叹息道):戴德为朝廷效力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