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洪武六年五月 (第2/3页)
的根基。”
【李敏重重地点头,表态道。】
李敏(严肃认真地说):“陛下放心,臣定会制定严格的监管制度,对工程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细致审查。一旦发现有贪污腐败、偷工减料者,必将依法严惩,绝不姑息。”
【朱元璋拍了拍李敏的肩膀,欣慰地说。】
朱元璋(微笑着说):“好,朕相信你。去吧,好好干,朕期待看到工部在你的带领下,为我大明创造更多的辉煌。”
【李敏再次跪地谢恩,然后起身,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出御书房。】
第三幕:军事边防议
【时间】:早朝继续,退朝的钟声尚未敲响,兵部尚书唐铎神色匆匆地出列,打破了朝堂上短暂的平静。】
【地点】:奉天殿
【唐铎(表情凝重,声音洪亮):“陛下,北方边境传来急报。近日,蒙古残余势力频繁在边境地区活动,有小规模的侵扰行为,当地百姓人心惶惶,边防形势不容乐观。”
【朱元璋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他握紧拳头,怒声说道。】
朱元璋(愤怒地说):“这些蒙古余孽,贼心不死!朕好不容易打下这江山,岂能容他们肆意侵扰我边境百姓!诸位爱卿,可有应对之策?”
【魏国公徐达上前一步,单膝跪地,朗声道。】
徐达(沉稳有力地说):“陛下,臣以为应加强北方边境的军事防御。可增派精兵强将,加固关隘城堡,同时加强巡逻,密切关注蒙古军队的动向,做到有备无患。”
【朱元璋微微点头,示意徐达起身,然后看向其他大臣。】
【这时,中山侯汤和出列,建言道。】
汤和(诚恳地说):“陛下,除了加强军事防御,臣建议在边境地区推行屯田制度。让士兵们在闲暇之余开垦荒地,种植粮食。这样既能解决军队的粮草供应问题,又能充实边境人口,增强边境的防御力量。”
【朱元璋听后,陷入了沉思。片刻后,他开口说道。】
朱元璋(思索着说):“徐爱卿和汤爱卿所言,皆有道理。加强军事防御是当务之急,屯田制度也可作为长远之计。唐铎,你即刻着手安排,增派兵力前往北方边境,加强防御工事的建设。同时,与地方官员协同,制定屯田的具体方案,务必确保这两项措施能够顺利实施。”
【唐铎领命退下,朝堂上又陷入了一阵短暂的沉默。】
第四幕:民生经济策
【时间】:户部尚书杨靖见朱元璋的神色稍缓,向前一步,开始奏报民生与经济方面的事务。】
【地点】:奉天殿
【杨靖(恭敬地说):“陛下,近日臣收到各地的奏报,苏州府今年粮食丰收,百姓生活安定。但也有一些地方,因去年的旱灾和虫灾,至今仍未恢复元气,百姓生活困苦。”
【朱元璋的眉头再次皱起,关切地问道。】
朱元璋(忧虑地说):“哪些地方受灾严重?可有采取相应的救济措施?”
【杨靖(连忙回答):“陛下,主要是山东、河南等地受灾较重。臣已命当地官员开仓放粮,救济受灾百姓。同时,减免了这些地区今年的部分赋税,以减轻百姓的负担。”
【朱元璋微微点头,又问道。】
朱元璋(继续追问):“那各地的水利设施如何?朕深知水利乃农业之本,若水利设施不完善,如何保障百姓的生计?”
【杨靖(认真地回答):“陛下,大部分地区的水利设施基本完好,但也有一些地方的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影响了农田的灌溉。臣建议,由工部牵头,各地配合,对水利设施进行一次全面的修缮和维护。”
【朱元璋看向工部尚书李敏,李敏立刻出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