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大业初展 (第3/4页)
金银酒器并阉竖,朝堂上对此议论纷纷】
丘民(上前奏道):“陛下,安南此次进贡,虽表诚意,但献阉竖一事,恐不合礼仪。”
朱元璋(微微皱眉):“传朕旨意,告知安南,今后勿要再献阉竖,以免有伤天和。”
第四幕:诏修元史
【时间】:乙丑日
【地点】:皇宫朝堂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神色庄重】
朱元璋:“元朝虽亡,但历史不可不记。朕今日诏续修元史,以翰林学士宋濂、待制王祎为总裁,儒士赵埙、朱右等十四人同纂修。宋濂、王祎,你们肩负重任,务必如实记录,为后世留下信史。”
宋濂(跪地,恭敬地说):“陛下放心,臣等定当查阅典籍,遍访故老,将元史如实修撰,不辜负陛下期望。”
王祎(也跪地说道):“臣愿与宋大人一同努力,完成这一重任。”
第五幕:祭祀马援
【时间】:任命张以宁、王廉出使安南期间
【地点】:皇宫朝堂
【朱元璋看着张以宁和王廉,郑重地说】
朱元璋:“张以宁,你赍赴安南,要宣扬我朝国威,促进两国友好。王廉,汉伏波将军马援昔讨交趾立铜柱以镇服蛮夷,其功甚大,你到安南后,务必代朕祭祀,以表敬意。”
张以宁、王廉(领命道):“臣等遵旨!”
第六幕:旌表贞节与孝行
【时间】:庚寅、丙寅日
【地点】:皇宫朝堂
【礼部官员上奏苏州府昆山县民范三妻凌氏等贞节之事】
礼部官员(恭敬地说):“陛下,苏州府昆山县民范三妻凌氏、葛道佑妻杜氏等,坚守贞节,堪为楷模,请求旌表。”
朱元璋(点头道):“准奏,贞节乃女子美德,理应旌表,以正风俗。”
【丙寅日,礼部又奏河南舞阳县民周炳事母至孝及南阳府叶县民孙仲名妻罗氏等守志不渝之事】
礼部官员(恳切地说):“陛下,河南舞阳县民周炳事母焦氏至孝,南阳府叶县民孙仲名妻罗氏等自少夫亡养老鞠幼,守志不渝,请求旌表其门。”
朱元璋(欣慰地说):“孝行和贞节都是我朝倡导的美德,诏并从之,让天下百姓都能以他们为榜样。”
第七幕:朝堂议政
【时间】:诸事处理后不久
【地点】:皇宫朝堂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看着群臣】
朱元璋:“如今,我朝在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都在稳步发展。军事上,诸将屡立战功;外交上,与安南往来不断;文化上,元史即将开修,贞节孝行得以旌表。但我们不能满足于此,还有诸多事务需要完善。陈则,你说说户部事务可有难题?”
陈则(上前奏道):“陛下,目前国家财政收支总体稳定,但各地税收征收仍需加强管理,以免有贪腐现象。”
朱元璋(严肃地说):“务必严查,不可让百姓的血汗被贪官污吏侵吞。丘民,礼部在外交礼仪和祭祀事务上,也要多加用心。”
丘民(拱手道):“臣定当尽心尽力,确保礼仪规范,祭祀顺利。”
【接着,朱元璋又询问了兵部、太常寺等部门的事务,群臣纷纷建言献策,朝堂上气氛热烈】
第八幕:展望未来
【时间】:当日退朝后
【地点】:皇宫御书房
【朱元璋坐在御书房中,陷入沉思。这时,徐达求见】
徐达(跪地行礼):“陛下,臣此次前来,是想向陛下汇报军事进展及后续战略。”
朱元璋(示意徐达起身):“达,你且说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