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洪武八年三月 (第1/5页)

早朝:宝钞之议与地方事务

天色微明,紫禁城的宫殿在晨曦中逐渐清晰。奉天殿内,气氛庄严肃穆,文武百官依次排列,等待着早朝的开始。

“皇上驾到!”随着一声尖细的太监嗓音,朱元璋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上龙椅。他目光如炬,扫视着下方的群臣,开口说道:“众爱卿,今日可有要事启奏?”

话音刚落,中书省丞相李善长向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臣有本奏。如今铸钱劳民且诸多不便,宋元皆有行钞之法,成效显着。臣以为,我朝亦应效仿,诏中书省造钞,以桑穰为料,面额分为一贯、五百文、四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六种。同时,需规定其与铜钱、银的兑换比率,且禁用金银交易,于各地设行用库,如此,方能利国利民。”

朱元璋微微点头,沉思片刻后说道:“丞相所言,正合朕意。铸钱耗费人力物力,且铜钱沉重,不便携带流通。钞法若能推行得当,实乃利国之举。此事就依丞相所奏,中书省即刻着手筹备,务必将宝钞之事办好。”

旁白:在古代,货币的流通与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此时的明朝,刚刚经历了多年战乱,百废待兴,货币制度的改革至关重要。宝钞的推行,旨在促进经济的流通与发展,减少铸钱带来的诸多弊端。桑穰作为宝钞的原料,易于获取且成本较低,为宝钞的大规模制造提供了可能。而禁用金银交易,设行用库,则是为了规范市场交易,确保宝钞能够顺利流通。

这时,一位官员上前说道:“陛下,陕西平凉府地处要冲,近年来人口增长,经济繁荣,臣建议将其升为中府,以更好地管理地方事务。”

朱元璋看向地图,思索片刻后说道:“平凉府乃西北重镇,连接中原与西域,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既然如此,准奏,将陕西平凉府升为中府。”

旁白:平凉府,位于今甘肃省东部,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其地理位置优越,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将其升为中府,不仅有助于加强对西北地区的行政管理,还能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巩固明朝在西北的统治。

紧接着,又有官员启奏:“陛下,贵州蛮平、猪平、谢等十四寨叛乱,贵州卫指挥佥事张岱已率兵剿平。”

朱元璋面色凝重,说道:“贵州之地,山高林密,蛮夷众多。此次叛乱虽已平定,但不可掉以轻心。传朕旨意,让张岱加强对当地的管理和安抚,务必确保百姓安居乐业。”

旁白:贵州在明朝时期,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地,民族关系复杂。这些地区的叛乱时有发生,不仅影响当地的稳定,也对明朝的统治构成威胁。朱元璋对贵州的重视,体现了他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的决心。加强对贵州的管理和安抚,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推动当地的发展。

平阳府官员上前,面露焦急之色:“陛下,臣有一事相求。平阳府下属的蒲、解二州,地处黄河岸边,交通便利,经济发展迅速。但如今其隶属关系复杂,不利于行政管理和经济发展。臣恳请陛下调整其隶属,以更好地促进地方发展。”

朱元璋皱了皱眉头,看向众臣:“众爱卿对此有何看法?”

一位大臣出列说道:“陛下,臣以为平阳府官员所言有理。蒲、解二州地理位置特殊,调整隶属关系,确实有助于加强管理。”

然而,另一位大臣却持反对意见:“陛下,臣以为不可。现有隶属关系乃祖宗所定,轻易更改,恐生变故。”

众臣议论纷纷,各执一词。朱元璋沉思良久后说道:“此事关乎重大,不可草率决定。朕意维持现状,暂不调整。平阳府官员,你们需加强自身管理,不得推诿责任。”

旁白:平阳府,位于今山西省南部,是山西的重要地区之一。蒲、解二州,即今天的永济市和运城市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