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反腐 (第2/3页)

员。

地方官员甲(跪地,声音诚恳):陛下,臣在地方任职,亲眼看到百姓因官吏贪污而生活困苦。有的官员克扣百姓的赋税返还,有的在赈灾时中饱私囊。恳请陛下早日整治,还百姓一个公道。

第三幕:微服私访,亲察民情

时间:又过了几天

地点:应天郊外某村庄

旁白:朱元璋换上便服,带着几个侍卫,微服私访来到应天郊外的一个村庄。村庄里一片破败景象,百姓们面黄肌瘦,神情愁苦。朱元璋走进一户人家,看到一位老人正在唉声叹气。

朱元璋(关切地问):老人家,为何如此发愁啊?

老人(抬头看了看朱元璋,叹了口气):客官有所不知,我们这里的县官太贪了。每年的赋税都要多收好多,我们辛苦一年,粮食都交了税,一家人都快饿死了。

朱元璋:难道没有人管吗?

老人:我们能有什么办法?去衙门告状,反而会被打一顿。听说上面的官员也都是一伙的,根本不会为我们老百姓做主。

朱元璋(心中大怒,但强忍着):老人家,您放心,一定会有人为你们做主的。

旁白:离开老人家后,朱元璋又走访了几户人家,听到的都是类似的抱怨。他心中更加坚定了肃贪的决心。

第四幕:雷霆手段,初查贪官

时间:回到皇宫后

地点:应天,皇宫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怒不可遏):朕微服私访,亲眼看到百姓的苦难,都是那些贪官污吏造成的。杨宪,你即刻着手调查应天周边的官员,尤其是那个村庄所在县的县官,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杨宪:臣遵旨!臣这就去安排人手,保证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旁白:几天后,杨宪向朱元璋汇报调查结果。

杨宪:陛下,经过调查,那个县的县官确实存在严重的贪污行为。他不仅多收赋税,还在工程建设、赈灾等事务中大肆捞钱,证据确凿。

朱元璋:好,将他立即逮捕,依法严惩。朕要让天下人知道,我大明对贪污官吏绝不姑息。

(县官被押到朝堂上,还试图狡辩)

县官:陛下,臣冤枉啊,这都是有人陷害臣。

朱元璋(怒目而视):你还敢狡辩!证据都在朕的手中,你贪污的每一笔钱,每一件事,都清清楚楚。你身为朝廷官员,本应造福百姓,却如此贪婪,实在是罪无可恕。来人,将他拉出去,斩首示众!

第五幕:深入调查,牵出团伙

时间:县官被处斩后不久

地点:应天,御史台

旁白:县官被处斩后,引起了朝廷内外的震动。杨宪并没有放松调查,反而顺着线索继续深挖。很快,他发现这个县官背后还有一个贪污团伙。

杨宪(向朱元璋禀报):陛下,经过深入调查,我们发现这个县官与周边几个县的官员以及一些朝中大臣相互勾结,形成了一个贪污团伙。他们在土地买卖、商业税收等方面都有不法行为。

朱元璋(拍案而起):竟然如此猖獗!一定要将这个团伙一网打尽,不管涉及到谁,都绝不放过。

旁白:在杨宪的努力下,这个贪污团伙的成员陆续被逮捕。其中包括一些地方官员和朝中的小官,甚至还牵扯到了一位侍郎。

侍郎(跪地求饶):陛下,臣一时糊涂,犯下大错,恳请陛下饶臣一命。

朱元璋:你身为朝廷命官,不思为国为民,却与贪官勾结,败坏朝廷风气。朕若饶了你,如何向天下百姓交代?将他打入大牢,等候发落。

第六幕:宽严相济,整顿官场

时间:贪污团伙被查处后

地点:应天,奉天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