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洪武五年九月 (第2/4页)

山贼盘踞,时常骚扰周边百姓。如今山贼归降,当地治安有望改善。”

李善长(说道):“陛下,对于归降的山贼,需妥善安置,可编入军队或安排劳作,使其为我大明所用。”

朱元璋(思索片刻):“李丞相所言有理。命当地官员对归降山贼进行甄别,有能力者编入军队,其余则安排从事生产劳作,给予他们重新生活的机会。”

接着,又有士兵来报:“陛下,征南副将军江夏侯周德兴等讨婪凤、安田等州诸洞蛮,悉平之,攻克泗城州!”

朱元璋(神色振奋):“周德兴不愧是朕的得力将领!婪凤、安田等州位于南方边陲,地势复杂,诸洞蛮时常滋事。泗城州更是战略要地,此次平定南方蛮洞,攻克泗城州,我大明南疆可稳。”

周德兴(上前,跪地行礼):“陛下,南方蛮洞地势险要,蛮人狡黠,然我军将士不畏艰难,奋勇杀敌,终获胜利。但南疆初定,还需加强治理,安抚百姓。”

朱元璋(点头说道):“周爱卿,南疆治理之事,就交由你与当地官员共同商议。要轻徭薄赋,让百姓休养生息,同时加强军事防御,防止蛮人再次叛乱。”

第三幕:赏赐与制造

场景:奉天殿内,话题一转。

朱元璋(神色关切):“庚戌日已至,朕考虑到北平渐寒,应天、大河诸卫军士及扬州、高邮新募水军正运粮往北平,需给他们发绵袄,以御寒冬。”

李善长(点头称是):“陛下心系将士,此乃将士之福。北平地处北方,冬季寒冷,将士们在外辛苦运粮,确需保暖衣物。臣这就安排相关部门尽快筹备发放。”

朱元璋(又说道):“壬子日,命工部造扈驾先锋金字银牌十。此银牌要有特定尺寸和样式,上刻‘驾前先锋’四字并涂金。此乃对先锋将士的嘉奖,激励他们奋勇杀敌。”

刘伯温(赞道):“陛下此举,可鼓舞士气。扈驾先锋乃军中精锐,承担着重要职责,金字银牌能彰显他们的荣誉,让其他将士心生向往,激发全军斗志。”

第四幕:天象与地震

场景:奉天殿内,气氛略显凝重。

钦天监官员上殿,跪地禀报:“陛下,丙辰旦,有星青白色,起自太微西垣东南,行至云中没。此外,太原府阳曲县地震两次,广州府地震有声如雷。”

朱元璋(眉头微皱):“天象与地震皆为大事,星象变化、地震频发,不知是何征兆。”

刘伯温(沉思片刻):“陛下,天象与地震在古代虽被视为上天警示,但从科学角度看,地震多因地壳变动所致。太原府阳曲县,地处山西中部,是交通要道与经济重镇;广州府乃南方重要城市,商贸繁荣。地震给当地百姓带来苦难,当务之急是派遣官员前往赈灾,安抚百姓。”

朱元璋(立刻说道):“刘爱卿所言极是。速派官员前往太原、广州,查看灾情,开仓放粮,救济灾民。同时,令钦天监密切关注天象变化,有情况及时奏报。”

第五幕:人事与政治诸事

场景:奉天殿内,诸事继续商议。

靖海侯吴祯上殿,跪地行礼:“陛下,臣自辽东送故元平章高家奴等至京。”

朱元璋(看着吴祯,又扫视群臣):“诸位爱卿,吴祯将故元降臣送至京城,此乃我大明之威。然诸位需知,天命无常,唯有谨德修身,方可保国祚长久。”

群臣(齐声说道):“陛下教诲,臣等铭记于心。”

己未日,朱元璋说道:“石陇、定海渔舟出海有禁,宣课司在此情形下,已无存在必要,反而可能扰民。朕令罢宣课司,免为民患。”

李善长(拱手道):“陛下此举,体察民情,石陇、定海等地,百姓多以渔业为生,海禁之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