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战略商讨 (第2/3页)

的品级也该确定下来了。盐运关乎国家财政,十分重要,必须选派得力之人,明确其职责和品级。

官员甲(上前汇报):主公,臣等已经商讨过,拟定了盐运司各级官员的品级,呈请主公过目。

(朱元璋接过名册,仔细查看)

朱元璋:嗯,这份拟定不错。就按此执行,务必确保盐运事务的顺利进行。另外,起居注给事中的品级定为正五品,他们负责记录朝廷大事,要选派公正、有学识之人担任。

李善长:臣定会挑选合适的人选,保证各项事务有序开展。

第三幕:论文武之道与军事指示

时间:吴元年十一月,夜晚

地点:朱元璋书房

朱元璋(坐在书桌前,阅读《汉书》,侍臣在一旁侍奉):汉高祖以马上得天下,却能以文治国,文武并用,这才开创了汉朝的盛世。治理天下,确实需要文武相资啊。

侍臣(点头附和):主公所言极是,有文臣出谋划策,武将冲锋陷阵,方能成就大业。

(这时,刘基前来求见)

朱元璋:伯温来了,快请坐。我正与侍臣讨论文武之道,你对此有何见解?

刘基:主公,文能安邦,武能定国,二者缺一不可。如今我们即将成就大业,更要重视文治。在军事上,固然要勇猛善战,但也要懂得运用谋略,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

朱元璋:嗯,伯温所言与我所想一致。近日徐达等将领在前线作战,虽取得胜利,但我还是有些担忧。你觉得我该如何指示他们?

刘基:主公,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应让将领们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但也要提醒他们,不可轻敌冒进,要稳扎稳打。同时,要注意协调各部队之间的配合,形成强大的战斗力。

朱元璋(沉思片刻):好,明日就派人给徐达他们送信,告诉他们要灵活应变,不可拘泥于成法。在取得胜利的同时,也要尽量减少伤亡。

第四幕:庆元之战与方国珍的逃亡

时间:吴元年十二月,清晨

地点:应天,帅府议事厅

汤和(风尘仆仆地走进议事厅,跪地行礼):主公,末将已攻克庆元,击败方国珍部!方国珍遁入海岛。

朱元璋(兴奋地起身):好!汤和,你干得漂亮!方国珍割据一方多年,如今终于被我们击败。虽然他遁入海岛,但绝不能让他有喘息之机。

汤和:末将请求继续追击,务必将方国珍彻底消灭!

朱元璋:先别急,方国珍在海岛之上,地形复杂,我们贸然追击可能会陷入困境。先派人对海岛进行侦查,摸清情况后再做打算。同时,加强对沿海地区的防守,防止方国珍卷土重来。

李善长:主公,方国珍虽逃,但他在沿海地区还有一些残余势力,我们应尽快安抚当地百姓,稳定局势。

朱元璋:善长所言极是。派得力官员前往庆元等地,安抚百姓,恢复生产。对于方国珍的残余势力,能招降的就招降,不能招降的就坚决消灭。

第五幕:天文历法与民生关注

时间:吴元年十二月,午后

地点:应天,太史院

朱元璋(看着太史院的仪器,对太史院官员说):天文历法关乎国家大事,你们一定要尽心尽责。如今历法的制定进展如何?何时可以颁布?

太史院官员(恭敬地回答):主公,历法正在紧张制定中,目前已经完成了大部分工作。但还需要一些时间进行校验和完善,预计明年可以颁布。

朱元璋:嗯,历法是国之重器,一定要准确无误。切不可敷衍了事,否则会影响国家的农业生产和百姓的生活。

(接着,朱元璋又转向李善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