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4/4页)
一路上没有碰到任何奇怪的东西,缝隙里很干净,我们在里面走了一直走了三四个小时,不过大家都没有停步,依旧顺坡继续,朝着深处而去——无论这缝隙有多深,总有个头吧,只要到了那地儿,还有什么秘密藏得住?
等到缝隙的斜度开始变得平缓,我们发现了个人工修建的痕迹,某些缝隙分明是被人修整开凿出来的,缝隙上开出个窟窿让人能通过。我们停下来休息吃东西的时候,我粗略算了算,这地儿要是没错,怕是都快到谷底了,只要找个口子出去一跳,说不定就能直接跳到尚方族人的面前。
到了这里,我们已经隐约听到了水声,所以只稍稍休息之后,我们就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重新开始上路,再走了不到十分钟,面前坑道整个变得平整,坡道完全消失了。
与之同时,我们面前出现了一堵湿漉漉的山壁,牙签似的水流从石壁上渗出,汇聚成道小溪,然后顺着坑道边的凹陷朝前流淌,同时这山壁的缝隙在前端像是蜘蛛网似的四面蔓延开来,面前可以过人的缝隙就有七八条,一时间我们真不知道该走那条了。
要换了在外面,我们估计就得沿着地下的水流方向前进,可这山体之中的事儿说不好,说不定这走到头,水又钻进地下去了,我们只能停了下来开始商量。
丁大爷指着这山壁揣测,说自己在外面的时候就看过了,这盆地的形状非常完整,很像个放在地上的凹盆,在山脉中这种地形是非常罕见的,再加上现在这里面的岩石构造,他认为这所谓的天石坑,应该就是个以前的火山口,而我们现在所处的,则是火山盆壁里面的枝状山体缝隙。这种缝隙的分布很广,有些火山山壁中,缝隙甚至蔓延数十里,一旦我们行差踏错,困在里面很难出去了。
我在井队的时候也看了点地质类的书,听丁老头一说连忙表示认同,说老爷子这话没错,我们现在开始得节约食物和物资了,顺着几条缝隙挨个找去,直到寻到出口,当然,路上还得留下标记,万一实在不行,我们只能原路返回了。
大家对此都无意义。当即溜子和铁勇就在地上做起了标记。
晨曦建议,即便说山体之中和外面不一样,但是她还是觉得我们应该顺着水流的方向先找一次。未必走到缝隙的尽头,可我们总能找到水流的出口。或者汇聚的地方,大家白天赶了一天的路,晚上就遇上腐尸和那些土人累够呛,找个合适的地方歇息一宿也未尝不可。
溜子连忙附议,说这水流要真是能汇聚成潭,那么说不定还能找到食物,我们现在粮食虽然还有,可是饮水已经不多了。应该去补充之后再重新出发。
既然商量好了,我们也就不再耽搁,矿工灯除了前面留一盏别的都关了,我又重新到了最前面来开路,带着大家沿着小溪的方向慢慢前进。
存心赶路,我们的速度相对也就加快了,但这一路始终都是黑暗,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抵达尽头,一伙人都没有说话,气氛极为沉闷。也不知是是不是刚才的话让大家心里都有些忐忑了。
走了多半个小时,眼前已经不再是缝隙了,我们行走的坑道边缘开始出现了条地缝。开始的时候还只是小小的一道,后来逐渐扩大,再走了半个多小时之后,左侧已经变成了个巨大的裂缝,手电一照里面黑糊糊的,什么也看不见,上面贯串山壁,直直窜进了山体里面。
所幸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