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好友一家亲。 (第3/5页)
共厕所不够用,停车场也时常爆满,甚至连饮用水供应都出现了紧张的情况。
村民们又开始担忧起来,王大爷和李二婶意识到,这是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新问题。他们再次找到老支书,商量解决办法。
老支书说:“咱们得向上级政府反映这些情况,争取一些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同时,咱们村里也得自筹一部分资金,共同改善基础设施。”
于是,村里成立了基础设施改善小组,王大爷和李二婶都是小组成员。他们挨家挨户地做工作,动员村民们集资。大部分村民都很支持,纷纷拿出自己的积蓄。
在政府的支持和村民们的共同努力下,村里新建了几座现代化的公共厕所,扩大了停车场的面积,还对村里的饮用水管道进行了改造升级。
基础设施改善后,游客的体验感大大提升,桃花村的口碑越来越好,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
随着桃花村的名气越来越大,周边一些村子也开始效仿,发展起了乡村旅游。这虽然带来了一定的竞争,但也促使桃花村不断创新和提升。
王大爷和李二婶看到村里的发展越来越好,心中充满了感慨。他们回想起以前因为一点小事就争吵不休的日子,觉得特别惭愧。
有一天,两人坐在农家乐的院子里,看着来来往往的游客,王大爷说:“二婶,你看咱村现在多好,要是以前一直那么争下去,哪有今天的好日子。”
李二婶笑着说:“是啊,还是得团结,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村子才能越来越好。”
就在桃花村蒸蒸日上的时候,一个新的挑战又摆在了大家面前。由于游客带来的垃圾数量急剧增加,村里原有的垃圾处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垃圾堆积如山,不仅影响了村里的美观,还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村民们看着满村的垃圾,都忧心忡忡。王大爷和李二婶意识到,必须尽快找到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
他们先是组织了一些村民志愿者,每天定时清理村里的垃圾,集中运到村外的垃圾处理点。但这只是权宜之计,随着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垃圾还是越来越多。
王大爷和赵刚商量后,决定去周边一些发展成熟的旅游乡村取经,看看他们是如何处理垃圾问题的。
经过几天的考察学习,他们带回了一些好的经验。回来后,王大爷和李二婶向老支书和村民们详细介绍了这些经验。他们建议在村里设置分类垃圾桶,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可回收垃圾进行回收利用,不可回收垃圾再运到专业处理点。同时,在村里设立环保宣传点,向游客宣传环保知识,倡导大家爱护环境。
村民们听了觉得很有道理,纷纷表示支持。于是,村里开始行动起来,购买分类垃圾桶,在各个景点和村子的主要道路旁摆放好。环保宣传点也很快设立起来,村里的年轻人主动担任起宣传员的角色。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村里的垃圾问题逐渐得到改善。游客们看到村里干净整洁的环境,也更加愿意留下来游玩,桃花村的旅游产业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随着桃花村的发展,村里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一些在外打工的年轻人看到村里的变化,纷纷选择回到家乡,参与到家乡的建设中来。
王强和赵刚看到村里发展的良好势头,也决定辞去城里的工作,回到桃花村创业。他们利用自己在城里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与村里的旅游开发相结合,成立了一家旅游电商公司,帮助村民们销售村里的特色农产品和手工艺品。
在王强和赵刚的努力下,村里的农产品通过网络销售到了全国各地,不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还进一步提升了桃花村的知名度。
随着旅游电商公司的发展,订单越来越多,村里的一些手工艺品制作速度跟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