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国运衰危,我为擎天柱 (第1/3页)

大平立国五百年,国运昌隆久盛。

五百年后,盛世不复,仙京城危,大平将亡。

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盛极必衰,天命难违。

继承天之后,元良继位。前五年,一切安好。此后天灾四起,民不聊生。每隔十年必有大旱,大旱过后必是大涝。大旱大涝,又致使疫病横行,百姓们颗粒无收,哀怨四起。

先天怒,后使人怨。

先天灾,后至人祸。

所幸,护国之教生老宗子弟纷纷入世,背剑下山,以毕生修为反哺人间。

遇大旱,则立坛求雨,以自身修为境界为代价与天道抗衡,为一地的百姓强行求来一场又一场甘霖。

遇大涝,则以血绘符,使宗门秘法以本命精血绘制黄符,截江断河,保下一地百姓一块又一块田地。

遇大疫,则上山采药,以宗门所学炼制丹药,以身试药后才分给百姓食用,以此救下一个又一个百姓。

生老宗弟子三千余众,反而人人食不裹腹,面黄饥瘦。虽都是修行人士,但无论是立坛求雨,还是以血绘符,都对自身修为境界反噬极大,跌境者百余人,道消者十余人。

即使如此这般,可人力在这天灾面前显得如此无用。每隔十年必有一场的天灾仍是不断,大平百姓逃难者甚多,身死者不计其数,大平亿万户骤减!!!

父抛子,儿弃父,人间惨剧,屡见不鲜,若是一直这般下去,好像就只能……易子而食了。

大平开粮赈灾,五百年顶盛国力在不断的天灾面前终究也只是杯水车薪,曾经的盛世显得如此无用。

可这真的是无用功吗?

起码这样的无用功苦苦支撑着大平这个曾经无比辉煌的王朝勉强苟延残喘着。

大平历,元良三十一年,国运衰危。

天灾过后,人祸横行。

原本是大平藩属国的许多小国都想在这个苟延残喘的王朝上割下一块肉,分一杯羹。处于大平北方的蛮族也因天灾而与大平断了贸易往来,原本开在边关的互通集市纷纷关闭,使蛮族原本就不好过的日子更加雪上加霜。于是蛮族不断骚扰大平边关,掠夺城镇,其南下之势已成必然。

处于大平南方,生活在十万大山的蛊族也对大平虎视眈眈,蠢蠢欲动。

好在大平边军底蕴还在,拼死守城,大平帝皇元良帝更是披甲亲赴边疆,力守国门,朝内种种事务全权交给大平国师。大平边军士气大振,接连打退蛮族进攻。元良帝更是手持传国剑于阵前斩杀蛮族共主,却也身受重伤,于班师回朝途中……驾崩!

这位年轻时喜好以美酒会友,喜好青衫游江湖的大平帝皇,却最终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史书记:大平历,元良三十三年初,帝力斩蛮族共主,身受重伤,遂崩,葬边关。

帝遗言,不必葬于皇陵,不必厚葬,就地安葬,死讯严守密,不可外传!

朝中,大平国师秘知帝崩。帝崩,嫡长子即位,年仅十三岁,国号明景。

大平国内,犹有叛军,以起义为名,勾结南疆蛊族,自云州起兵反叛。元良帝在外征战,基本上带走了所有精锐,导致大平兵力空虚,根本无力抵挡叛军攻势。加上又有南疆数十位修为高深的蛊师相助,手段阴邪,其蛊虫毒术在战场有奇效,杀伤力巨大!大平军死伤惨重,被连破两座主城,十一大城,数十小城,兵势直指仙京城!

文武大臣议论纷纷,分为两派。一派主张迁都东方,一派主张投降认输……

就在这大平存亡之危急时刻,刚刚即位才知父皇驾崩的明景帝,端坐在龙椅上,身子微微颤抖,腰背却挺的笔直,声音颤抖却也异常坚定:“主张迁都者,斩其首!主张投降者,诛其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