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风骨,脊梁,气节 (第1/2页)
大平国师李梦阳起先留下的足足三千位金甲力士全部粉碎;那面能让人白骨生肉,断肢重生的春风大旗又被一位大玄天境强者强行舍命换掉。
生老宗仅存的数十名弟子,死的死,伤的伤,失踪的失踪……
生老宗,至此灭门,香火断绝。
大平将军力战而死,大平宰相城头擂鼓,大平皇帝御驾亲征,大平兵卒旱不畏死……
就因如此这般,大玄百万精锐被大平三十万兵卒拼得不足半数。
大平以近乎三十万兵力硬生生换掉大玄约五十万精锐,如今再也回天无力,早已是强弩之末。
大平不足五千余人,被围困在大玄军中,左右突出不得,只能死死护住大平皇帝龙武帝。
大玄由大皇子张子民暂且统帅三军,将大平仅存的残军,团团围住。
此时已正值深秋,秋日的清晨,空气中夹杂着几分的薄凉与浓郁的血腥,生起微薄的白雾,透露着几分萧瑟。
平玄战争某处,歪歪斜斜的立着半杆残破的军旗。军旗早已被鲜血染透,看不清是大平的还是大玄的旗。
旗面上,一片血污之上,斑斑驳驳的爬着秋天的白霜与朝露。
旗杆尖尖处,滴滴答答,不断滴落着秋露。
此处情景,战场之上随处可见。
大皇子张子民,一把勒住马头,抖撒掉军甲上的露水,看向仙京城城头处,不由轻叹一声:“好一个……文人风骨!”
仙京城城头之上,沉闷的擂鼓声仍在响起,却一次比一次小。
不知是那深秋清晨的凄寒霜露浸透了鼓皮,使得鼓声低而沉闷,扬不起声来。
还是那已经擂鼓一天一夜的老人身心俱疲,没了气力也没了心力,继续擂鼓助威。
半卷红旗滴白露,霜重鼓寒声不起。
一身丧服的佝偻老人,又一次用尽全身力气,重重擂下鼓锤,溅起大片露水。
老人身后,大平礼部尚书微微向前一步,轻声说道:“大平……回天无力,没救了……”
秋日清晨的霜露,冷的刺骨。这句话,更加刺骨,让老人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老人只当没有听见,又一次倔强的抬起双手,挥舞鼓锤,不断擂鼓。
直至……他的双臂完全失去知觉,再也抬不起来,却还仍紧紧握着鼓锤。
他双臂……完全断了碎了。
他不是修行之人,没有什么坚韧体魄,成千上万次重重擂鼓,早已让他的双臂不堪重负,将断未断。
能撑到现在,靠的是一身风骨气节,是一腔热血热忱,是一颗忠义之心,是……
白墨最后回望一眼这座仙京城,好似也在回望自己的一生。
逢先帝知遇之恩,从乡野教书先生,到大平一国宰相,初心从未改变,忠君爱国,安民济世。
白墨骤然回过头来,已是老泪纵横,一口鲜血喷在鼓面上。
然后,便一头重重撞在鼓面上,以头颅当作鼓锤,最后一次为大平将士重重擂鼓。
老泪纵横,头破血流,泪水混着血水一起顺着皱纹流下。
白墨以嘶哑的声音,最后高呼:“悲乎!哀哉!我八百年大平,于今日……亡国矣!”
旋即,毅然跃下仙京城头,选择了以死殉国。
选择以死殉国,他或许只是不想看见仙京城破城之际。
但不管怎样!白墨!这位大平最后的宰相,保留了大平文臣最后的气节!
身陷囹圄的龙武帝眼睁睁的看着自己从小到大最为尊重的长者,毅然跃下城头,以死殉国,却也只能看着,无能为力。
他想说些什么话,张了张嘴,却只吐出几口鲜血。
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