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大文豪贾芸 (第1/2页)

“诸位,等我回来之后小酌几杯。”

看着几位好友,贾芸心中也是升起一股暖意。

伙计们可托心腹,但不能当朋友相处。

名士们可以请教学问,委以重任,也可以当朋友相处,但很难交心。

毕竟有一层雇佣关系在,怎么相处都要有所保留。

还要有待时间。

这会子真正的朋友就是眼前这几个。

“好,我们等你。”

“御前奏对,要谨慎小心。”

“对,小心为上,赶紧去吧。”

三个朋友应下喝酒邀约,又连声提醒贾芸务必谨慎小心。

不可因为写了篇绝世妙文就自恃太高。

天子面前,任何人均需弯腰。

贾芸最不喜的就是这一点,这叫他很没有安全感。

这个时代,天子的权威和权力都太大了些。

可能隆正帝自己都想不到,贾芸这小子最为忌惮的人,就是他……

“贾东主,厉害!”

“这是替我正阳西街再次扬威了啊!”

“一会我要放一万响的鞭炮,替贾东主贺!”

“贾先生,天时人口论实在太妙了,真不知道你是怎么写出来的!”

“贾先生,我是甘肃举人,能上门来向您请教吗?”

“举人算什么,现在满城最多的就是举人,我是国子监生,我们几个想来任编辑,朝夕向贾先生请教!”

“先生将来必成大儒!”

这一次贾芸是彻底成名了。

上一次的王朝周期论,别人还能往“狂生妄言”上带。

也确实有不少人不服。

毕竟也就是把史书中历朝历代兴亡治乱的史料整理了一下。

此外就是胆大罢了。

若是伪清的那些年,怕是敢如此妄言者只有被凌迟的份。

景和年间也不行,景和帝说是宽仁,但不喜欢被人指摘。

言论上反而管的紧。

此外就是报纸是新兴事物,朝廷压根没有管理的说法。

前明时更是揭帖满天飞,明末三大案中的“妖书案”就是由无名揭帖引发。

大周也没有禁令一说,所以很多人认为贾芸取了巧。

利用自己的报纸给自己扬名。

服的人很多,不服的也不少。

天时人口论一出来……

大周神京再自负的书生也不敢说自己能写的出来。

甚至他们觉得……自己压根连想都想不到!

思路,逻辑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此外还得博闻强记!

要知道,这是科举为王的时代。

一切都得向八股文让步。

儒林外史中,范进连苏东坡是谁都不知道,这并非作者夸张,而是事实。

睡三更,起五更,朝夕不停的苦读,都是划定范围的书籍。

无非四书五经。

书经要背的滚瓜烂熟,倒背如流。

题目随便一出,就知出处。

后来干脆出现了截搭题,就是不同的书的一句话搭在一起。

还分有情搭,无情搭。

千奇百怪。

就是要在有限的书籍里,尽量加大考试的难度。

毕竟就那几本书。

背诵,讲读,然后开笔写八股。

到秀才,举人,进士,根本没有条件和能力学习四书五经外的东西。

官绅世家的子弟要好些,家中有不少藏书和有学识的长辈,多少会接触一些杂学。

普通人家,买书,拜师,不事生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