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人才众多 (第2/2页)

道:“一次依相国和中丞大人,贾政等听从吩咐便是。”

陶炳吉和沈鸿翼对视一眼,都是大笑起来。

摆弄这一群无能的勋贵纨绔,真是省事啊。

看着昔年的强者留下这些无用无能的废物儿孙,真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复仇!

……

贾芸这一阵子特别繁忙。

神雕开始连载,每天一万字雷打不动。

预计一百多天后就能连载完成。

书成篇都在贾芸心里,根本不必考虑情节,当然是能快则快!

脑子里无数本书等着出,这速度在贾芸看来还算慢了。

但在这个普遍一篇话本能写多少年的时代,贾芸这速度已经够妖孽了。

书写的快,出的也快。

伙计们很得力,捡字排版印刷都是不必贾芸操心。

贾芸只要用硬笔写成底稿,自有伙计们去操持。

但每天一万字硬笔书写,好歹要花一个时辰以上,也是够累人的。

好在,不仅是报纸连载这边,整个书局的书籍印刷和日常管理,几个大伙计已经帮的上忙。

报纸方面,史玉瓒为主编,又招募来一位名士厉鄂为助手,两位主编负责掌总,底下的编辑们各司其职,贾芸要操心的事也不多。

便是普通编辑,因为日报的名气大,也是招了一批颇有名气的进来。

不论是文章诗词,甚至是绘画,其中都有几个值得瞩目的。

最出名的还是郑燮,名字不出名,号很有名。

郑燮,号板桥。

有名的扬州八怪之一,以画竹闻名于世。

贾芸在后世在文化馆喝茶时,书法绘画名字的生平看了个遍。

记得郑燮就是在这一年到燕京来游历,果然是来了。

而且主动上门求职,并表示射雕和神雕集结出版时,请求为这两本书画插画。

贾芸自是允了。

此人成名是迟早的事,怕是将来这些出版的小说,在未来几百年后会成为相当珍贵的古籍。

令贾芸颇为欣喜。

还有一位就是李鱓,也是扬州八怪之一,景和末年中举,后在宫中为书画供奉。

这几年来李鱓颇受老前辈们的排挤,认为他是野路子,上不得大雅之堂。

李鱓原本就打算不干了,报社这边招插画编辑,于是也是上门应聘,以其水准身份自然成功入职,并且很快也会成为主编之一。

人才济济啊。

贾芸很是高兴。

这就是名人效应。

自己成了京城文豪,甚至是北方文豪,书局报纸都是名扬京城辐射大半北方,这些名士才有动力加入贾记书局,成为编辑之一。

有人是为了银子,多半名士都不至于此。

比如郑燮,再过几年他也是中进士,选取知县,再穷也穷不到哪去。

李鱓更是宫廷供奉,又是举人身份,怎么着也不至于只为了主编的薪俸。

当然,薪俸也不低,符合这些名士的身份。

加上报纸当红。

还是从事的文教之道。

这才能使名士们趋之若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