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年节 (第2/2页)
对贾芸的未来发展不利。
最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他要保持低调,强化自己的文人属性,不是不给人忌惮的口实,而是最好叫人想不起来要忌惮他。
这也是贾芸到目前为止没有对贾家贾赦,贾珍等人下手的原因所在。
刚打了外人,翻手再针对自己族人。
太刚健,心硬冷,手腕太硬了。
这样不好。
对书局的这些人大方,最少在形象上是有加分。
至于整个书局内外欢天喜地,赞颂之声不绝,对贾芸来说当然就是达到了效果,这是最好的结果。
……
京师风俗此时已经和后世没区别了。
小年过后,年节气氛就一天比一天浓。
小年时,需要傍晚送灶君上天,用麦芽糖,糯米花糖,小糖饼等供物放在厨房灶君神像旁,点香供奉,祝祷请求灶君上天说好话。
这些事贾芸不烦心,就是卜氏带着小竹在做。
这个时代,做这些事不嫌麻烦,而且心意必须要诚。
接下来就是买福字,春联,这和后世已经没区别了。
不同之处就是上门送福的人多,跳摊舞的人也多,一天能进来好几拨。
京师闲人多,年节时各家喜气洋洋,主妇们出手也要比平时大方,所以也是这些闲汉赚钱的好时机。
此外就是花市热闹,不少人家都会买些花回家点景。
还有扎花灯的,虽说十五元宵才放花灯,但年前就须准备,否则事到临头一准抓瞎。
卖书的,卖古董的,卖小玩意的,年前这几天也是做生意的好时候,男子们闲了没事,牵着小儿女逛灯市口,琉璃厂,也是和后世没太大区别了。
到初一过后,就是各处庙会热闹起来。
各种杂耍把戏纷纷搭台登场,一个年节下来要赚未来很久的吃食。
此外就是卖各种炒货的,卖糖人的,卖糖葫芦的,生意也是极好。
对贾芸来说,三十之前算是惊心动魄,对卜氏和大多数普通的京师人来说,他们不知道上层和朝堂的风云变幻,一心一意仍是扑在过年的各种准备上。
好在一切顺利,到了三十这天,天清气朗,贾芸也是大获全胜。
二十九傍晚,宫中又来了太监传旨。
贾芸得授勋卫,三品武袍,腰牌俱全。
只是没有印信,毕竟不是实授。
绣衣卫指挥也是一样,只有官袍和腰牌,并无印信。
卜氏看了泪满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