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神迹 (第2/4页)

九成以上都不在京,主动派驻在京城之外。

一二百伙计,在京城能造反?

三十万京营禁军是干什么吃的?

这么强大的皇朝和百万大军,怕一个有一两千伙计的车行和书局东主?

有这么虚吗?

再者说,根据冯唐的奏报,贾芸也不是没有缺点。

他的车行伙计勇武敢战是真的,但手段单一,防弓矢远程兵种的袭击手段很差,防骑阵,防步兵阵战的水平也很差。

只是一伙半大孩子,被贾芸以恩义感动,加上吃的好,练的苦,又有牢固大车结阵相助,这才迸发出强大战力,最终击败了不擅长破阵的东虏轻骑。

隆正帝一开始也是惊诧于贾芸的练兵和统帅之能,两千伙计破三千披甲虏骑,简直是神迹。

叫人心生忌惮都是难免。

经过冯唐的详细奏报,贾记车行的优点长处和短板也是都充分暴露了出来。

看来贾芸还是有相当多的不足之处。

只是天生聪明,叫他自己鼓捣出了一支悍勇敢战的伙计部下,又适逢其会,凑巧击败了虏骑。

若不是朝廷需要,人家的伙计和车行还在各州府间跑买卖。

训练习武,也是要保护车行货物。

几千伙计和护卫,分散在几十个州府二三百个县。

漕帮三十万人,朝廷也没有畏惧害怕。

毕竟这些人不能和正规军比。

车行也是一样,贾芸机缘凑巧练出这些少年,战斗力也确实不俗,但也就只能说是机缘凑巧。

隆正帝也不仅仅是听冯唐一面之词。

在场的几十个将领都被垂询过,说法和冯唐大同小异。

贾芸有才,严格意义上也是有私兵,但不足为虑。

毕竟运输任务刚完成,车行恢复接单货运,大量的伙计护卫又分流出去了。

这也叫隆正帝颇为满意。

要是贾芸身边随时留着几百上千私兵,那确实不妥。

最少说明这少年桀骜难驯。

京师权贵之家都不得蓄养家丁护卫,一个少年东主,养几百上千的私兵,成何体统?

好在贾芸是个知机有数的。

人都分流出去。

京师很难同时有几百人在,而且很多接待人员都换成了雇员,而不是有奴契的少年伙计们。

可见贾芸是个有数的。

贾芸隔段时间就会购买奴契少年,这一次一个多月下来,他是一人未买。

相反,是在各州府雇佣车夫和后勤相关人员,比如驿传站的维护人员,上下货的苦力,养马的骡夫,马夫等等。

就在当地雇佣,给工钱就行。

这样一来,暗中想要弹劾贾芸的人也就偃旗息鼓了。

隆正帝心里是满意的,贾芸知机,果决,聪明。

不像贾家嫡脉的那些人,其蠢如猪狗。

想提携利用都不知从何下手!

还得从外围王子腾,再从宫中贾元春。

现在看来,王子腾是不必折腾了,先丢在九边不管,若立功则可重用,无功就不必管他了。

贾元春……

隆正帝还在犹豫。

用贾芸,要不要给贾元春一些恩宠?

毕竟从血脉来说,元春也是贾芸的堂姑姑,而且还未出五服。

此事先揭过不提。

大朝会就要开始了。

……

午门前人多的很,密密麻麻站满了前来朝会的朝官。

不少不需要朝参的勋贵都是跑了过来。

毕竟这一次是午门献俘大捷,上一次还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