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所谓教化 (第1/3页)
待惊木一拍,所有人才惊醒过来。
“这就完了?”
“心里空落落的……”
“哎,不知道襄阳能不能守的住?”
“肯定守不住啊,襄阳不是后来失守了,襄阳一失,元军顺江而下,南宋小朝廷投降,宋朝亡国了。”
“他娘的,心里怪不得劲的!”
“还好百年之后有大明太祖,提三尺剑平定天下,驱逐鞑虏,重开日月之天!”
“说的好,我大周也是幸亏有太祖,要不然现在咱们剃发易服,成了鞑子治下之民了。”
“不知道郭靖后来如何?”
“哎,明知道是编出来的人物,但仿佛就真的是有郭靖这个人,有黄蓉,有黄药师,欧阳锋,有老顽童……”
“不行了,我家中有书,回家之后要从第一回重看,不然心里就不得劲。”
“不知道贾东主何时开写射雕的续集?”
“这书如此热卖,我要是贾东主一定会写续集!”
“对对对!”
袁枚刚刚虽是在调笑,但此时眼神中也是有期盼之色。
是啊……
书中的每个人物仿佛是真的存在一样。
这种小说写法,就是把虚构人物放在真实历史之中。
惨痛的亡国史加上虚构的侠义人物,使得人们更容易引发情感共鸣,简单说就是代入感。
这方面这个时代的小说家,话本作者,戏曲作者加在一起都只能被吊打。
袁枚小脸上满是惊奇与赞叹。
他感觉一扇新的大门被打开了。
“老师,我们去贾记书局应聘怎么样?报纸销量大,那边缺编辑,以您的名气一定会被聘用,咱们还能省点住宿和吃饭的钱。”
袁枚眼珠子一转便是想到了这个新主意,接着他越想越觉得靠谱,小脸上满是期盼之色。
“也罢,去瞧瞧……”
史玉瓒心动了。
他自己也是好奇贾芸是何等样人。
从南边往北方的路上,到山东地界,贾芸贾二先生的传言就经常能听到了。
随着大比进行,春闱之后,可预料的就是贾芸会名扬天下了。
进京的举子谁不知道贾芸贾二先生,谁没看过射雕,谁没买过报纸?
现在据说有不少富商和大书局的东主也在考虑办报了。
但考虑的人多,真做的还没有。
算算费用就叫人头皮发麻。
很多人都不知道贾芸是怎么印刷报纸的。
他们只能用雕版。
一天一版,加上人工,纸张,油墨……
根本负担不起。
如果内容不出色,怕是要赔的当裤子。
所以还没有人敢冒险。
相形这下,贾记书局不光是报纸内容好,还有射雕连载这个王牌。
很多人就是为了收集完射雕的内容,报纸也是每期必买。
毕竟比买书便宜的多。
别的报纸可没这个王牌,谁敢有把握报纸能卖的动?
书局日报的销量却是节节攀高,到了这年尾时日销量已经破三万份。
估计最多能在四万到五万这个规格浮动。
这就是极限了。
说卖到十万份的订量在这个时代是不可能的事。
京师有二百万人口不假,但有能力有兴趣订报的也就十几万人,能坚持每天都订的最多几万人。
不过若算上附近的北直隶的州府,史玉瓒觉得日报到十万份以上的销量还是很有可能。
南方就算了,这时代信息传播再不讲究时效,京城的报纸送到南京一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