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前人未有之路 (第2/2页)
会青史留名,单独留传。
自己等人,好歹也算名士,又是在贾芸创业之初就追随左右……
没准真的有资格也上史书,进入列传之中。
要知道,多少内阁大学士,尚书,京卿,总督,巡抚,都没有资格入列传。
别说单独列传了,就算和几个人并列的也是难得的荣耀!
更甚至,能在别人的列传中被提上几笔,虽是没有资格被单开一篇,但也算是青史留名了。
这是很多人,最少是读书人的终极梦想!
生为相国,死谥文忠,入记列传……
这就是不枉一生,可以说是文人的最高追求!
史玉瓒发出的怪笑声就完全能理解了……
接下来,李蘸,厉鄂,郑燮几个也是仰天大笑起来。
状极开怀。
一天阴霾散尽!
所有人都可以完全确定,有天时人口论这样的奇文现世,贾东主完全就是立于不败之地!
……
“神京日报的订户怎么样?”
天色微光。
陶炳吉眼前摆着刚出的神京日报,他拿起来瞟了一眼,颇觉无趣。
身为内阁建极殿大学士,也就是俗称的次辅,陶炳吉已经站在这个庞大帝国的顶力顶峰。
能在其之上的人,一只巴掌绝对数的过来。
太上皇,皇帝,忠顺王,赵国公田铎,首辅赵逢春等数人。
可能还有几人在权势上与陶炳吉不相上下,勉强能与其分庭抗礼。
长期在权力巅峰,陶炳吉自有一股雍容自若的气息。
这一次出手对付贾芸,当然不是因为贾芸这个后生。
两人的地位差距,堪比蚂蚁对比大象。
差距太大了。
陶炳吉推动神京日报,当然不可能只为打一个贾芸。
普通人看书局日报,看中的是贾芸日进斗金。
陶炳吉这样的大人物不缺钱,景和帝宽仁,甚至是宽纵,为官几十年,陶炳吉在老家有十几万亩地,加上商行店铺过百家。
家资过百万,论收入,比荣国府这样的老牌国公府还要强的多。
毕竟一个是没落勋贵,另一个是蒸蒸日上,手握重权的当朝次辅。
这也是陶炳吉不愿放弃权力,配合隆正帝刷新吏治的真正原因。
要刷,他这些景和旧吏第一批就得被刷下去。
然后再查出诸多不法之事……
流放军台,家产抄没……
他陶某人辛苦读书,为国效力,图的就是这样的下场?
所以必须将皇帝给顶回去!
现在首辅赵逢春老迈,平时很少过问具体的政务。
陶炳吉才是景和旧臣中领头的人,最少也是实际办事的人。
此次动员人脉,压着大书局办报,为的就是控制舆论!
不能再出贾芸这样的!
不能再给皇帝口实!
不能有意外!
这也是朝中重臣的一致见解。
出头的人不多,但在他们身后,是成千上万的景和旧臣。
神京日报将成为大周的准官方报纸。
一切都要受朝中重臣的控制。
类似王朝周期论这种文章,绝不允许再次出现在天子案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