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迎敌 (第4/4页)

胆大心细,体魄过人,还有不少人有射猎练成的射术。

这就相当难得了。

经过元朝之后,华夏尚武之风被彻底摧毁了,尚武习射的汉人男子极少。

很多人对两宋的误解就是文弱,其实并不然。

北宋的民间组织相当多,拥有大量的枪社,拳社,弓箭社等。

五代遗风尚存。

所以金国在北方遇到了极大麻烦,义军四起,河北中原大量义士拖住了金军主力南下的脚步。

一直到立国几十年,河北山东的义军都不停的给金国捣乱。

甚至金国灭亡后,元初之时,汉军世侯成为忽必烈的蒙元军队的主力。

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的战争最终能打赢,靠的就是汉军世侯。

世侯出身,就是北方汉军和北宋末年的义军起家。

但元朝这个殖民政权为了压制汉民,强行分蒙古,色目,北方汉人,南方汉人四等。

禁汉人结社,禁习武,禁射猎。

百年时间,把汉人的组织性和尚武习气毁的差不多了。

加上朱明三百年更是文官彻底占据上风,尚武之风被彻底摧毁了。

明末的惨况,就是这种情况的现眼报。

大周也没有民间结社习武,贾芸能集结这么多部下,其中还有不少弓手,只能说他是把京城附近能搜罗的人才都搜罗到麾下了。

主要原因,还是水脚帮的配合。

这里头有不少人手,就是原本水脚帮的人。

半年多时间,这些人手和伙计们彼此配合,演习,训练,一起随车队辗转千里。

实战也不少。

总有小股土匪甚至地痞无赖不开眼。

伙计们以小队为基准单位随车队出发。

遇到大股土匪就几个小队集结合作。

半年多时间,实战经验还真的不少。

大规模的合练演习更是超过百次。

贾芸一直是在等这一天。

虽然他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机会,但机会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这一次的运粮,看似是天子信重朝廷压迫,甚至有人打主意……但谁又知道这里头是贾芸自己顺势而为呢?

这个机会,岂有放过之理?

但是否能成,还是要看自己!

“传我之令,车队按平时训练那般速度收拢!”

“铁厢车居外!”

“弓手居于厢车间隙!”

“刀牌手掩护弓手!”

“长铍手居于车阵之中!”

“静候迎敌!”

“是,东主!”

随着贾芸发布命令,由赵致仁等人带头,所有人都怒吼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