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3/4页)
重缺少这一点规划,他们只知道盲目跟风,给孩子报各种业余班、技能班,而没有去思考孩子是否真的适合学这些东西,学的这些东西在几年之后的高考中会有多大的相关性。所以我认为,孩子的前程是需要提前设计的,而这个责任应该由家长来承担。看来在当今时代,当个优秀的家长还真的不容易。别为难,我来帮你。
6。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俗话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其一功。一个经常批评孩子的家长肯定不是一个称职的家长,一个经常批评学生的老师肯定是教学艺术严重缺失的老师。
既然人间正道是沧桑,那么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是必然的。如果家长教育方法得当,引导孩子渡过难关,那么重新站立起来的孩子便因此多了一份坚强,多了一份财富;反之如果家长教育不当,极有可能就毁了孩子一生。那么恰当的方法是什么呢?我认为前提就是能帮助学生走出困境。
一个学生由班里的第一名,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却落魄到了班里的第30名。就在她即将彻底丧失信心的时候,我见到了这个学生。我清楚地知道,这个学生走到这个地步,遭受最多的是别人的职责和批评,最缺少的就是几次成功的体验。于是我给她定了个目标,在一个月后的期末考试中争取考到第28名。由于这个目标定得较低,对于这个学生来说较容易完成,她也自信地接受了。期末考试结果出来了,她考了第25名,异常兴奋地向我报喜。我自然把她大加夸奖了一番,得到我的鼓励后孩子的自信心开始恢复。在我的不断鼓励下,她在半年后的中考进了班级前7名。试想,如果我给她定的目标是期末考进前20名,她同样考了个25名,是不是自以为又是一次失败。但我定的是28名,所以让她感到了一种成功的喜悦。从这一点我想提示大家,当孩子暂时处在困境中时,你一定要给他定个较低的目标。只要完成了就加以表扬,这才是真正有效的做法。一个排名第30名的学生,你给他定个前10名,恐怕他永远也不会得到被夸奖的机会,因为这个目标根本没有尊重学生的现状。
我班还有个倒数第一的学生,在下一次考试中还是考了个倒数第一。我就在寻找表扬这个孩子的理由,终于找到了。这个孩子上一次考试离倒数第二的差距是200分,这次离倒数第二的差距是170分,缩小了30分。于是在考试总结会上我就不要命地表扬这个学生:“你看人家,一次考试离倒数第二的差距竟然缩小了30分,高三一共有8次大型考试,如果你每次考试都能有这样的提升,那么明年的高考都有考上北大、清华的‘危险’,就看你敢不敢挑战自己。”高三一年来,我就是以这样的心态密切关注着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及时地给予鼓励和表扬,结果这个孩子逐步进入了一种忘我的状态。经过一年的努力,他还真考上了北京大学,你看表扬的力量多么强大。试想,如果这个学生第二次还考倒数第一时,我要是来一句:你怎么还是倒数第一!不用多了,就这一句,基本上就可让这个学生再也站不起来了。但你看本人多会做人,只字不提“倒数第一”,而是把重音落在“30分”上,从而让学生感到热血沸腾。所以我经常强调,越是对差生,家长越应该用放大镜去寻找他的优点:一句表扬三冬暖,一句批评三春寒。
理念篇(7)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有机会接触到很多家长,其中也不乏优秀家长。曾经有一位家长为了鼓励自己的孩子写作,特意在网上为孩子建立了博客。他从不要求孩子写,却始终能做到以身作则——自己坚持每周至少写3篇博文。其中一篇他是这样写的:
最近写得多了,总是在想,我是怎样开始写作的?说实话,可能是源于一次语文老师的夸奖。
记得小的时候,我是一个很淘气的孩子,是那种无声无息的淘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