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镇龙钉 (第1/2页)

暮色悄然笼罩着隐龙墟,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泥土气息。古村祠堂的影壁前,我半蹲在地,手中的罗盘与青石板相互摩擦,发出尖锐刺耳的刮擦声,在这静谧的氛围里显得格外突兀。就在这时,罗盘的铜制天池毫无征兆地迸出几点火星,转瞬即逝,却如同一把重锤,重重地敲击在我的心头。

我紧盯着罗盘上疯狂震颤的磁针,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额头上也渐渐沁出细密的汗珠,后背更是被冷汗浸透。这已经是我第三次核对方位了,按照风水堪舆之术,子午线理应精准无误地正对着后山那巍峨耸立的龙角峰。可眼前的罗盘却显示,子午线竟诡异偏移了整整七度。与此同时,一阵若有若无的空洞回响,从白麻石铺就的明堂下方悠悠传来,仿佛是从大地深处传来的神秘低语,让人不寒而栗。

“林师傅,您瞅瞅这……”村长老陈不知何时已来到我身旁,他的声音微微颤抖,带着几分惊惶。只见他捏着旱烟杆的手不住地哆嗦,烟锅里的火光也随之忽明忽暗,恰似他此刻忐忑不安的心境。三天前,老陈在电话里只提及村口老槐树莫名枯死,可当我踏入这个岭南古村隐龙墟,才惊觉这背后隐藏的秘密,远比想象中错综复杂。

我深吸一口气,摘下玳瑁眼镜,下意识地擦拭起来,手指触碰到金属镜架,那上面竟残留着丝丝温热,透着一股异样。自踏上村口那座古老的三孔石桥起,我怀中的杨公盘便开始持续发烫,这种从未有过的异象,让我心中的不安愈发浓烈。祖父传下的《青囊奥语》中曾有记载:“罗经灼手,地脉倒悬”,可如此奇异的状况,我实在不敢贸然下论断。

“劳烦把祠堂族谱请来。”我平复了一下心绪,转头对老陈说道。随后,我伸手从登山包里取出红绳墨斗,沿着影壁那道若隐若现的裂缝,用力弹出一道笔直的墨线。墨线在昏暗中闪烁着微弱的光芒,恰似一道神秘的符咒。老陈一路小跑,很快抱来一个裹着蓝布的木匣。就在这时,我却被眼前的景象惊得呆立当场——墨线中央,墨点竟悄然晕染开来,而原本笔直的墨迹,在青砖的接缝处,诡异地拐了个弯,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着。

我缓缓翻开那本泛黄的族谱,纸张摩挲间,一股陈旧的气息扑面而来。我的手指在族谱上轻轻滑动,最终顿在了明代成化年间的一条记录上:“刘公伯温途经此地,观九龙锁脉之势,留七星镇龙钉以固地气。”我刚要仔细研读,刹那间,后山传来一阵沉闷的巨响,仿若天际滚过的惊雷。案头的茶盏在这震动中瞬间迸裂,褐色的茶汤溅落在宣纸上,洇出一道道狰狞的痕迹,恰似张牙舞爪的兽爪,散发着诡异的气息。

“带我去看老槐树。”我神色凝重,一把抓起登山杖,疾步冲出祠堂。腰间悬挂的五帝钱相互碰撞,发出清脆却又带着几分不安的细碎声响。绕过七道蜿蜒曲折的风水墙,眼前的景象让我不禁倒吸一口凉气。那棵三人合抱的古老槐树,此刻竟拦腰折断,粗壮的树干横卧在地上,显得格外凄凉。而在那断裂的断面处,半截青铜物件突兀地嵌在其中,锈迹斑斑的表面,北斗七星的刻纹若隐若现,仿佛在诉说着一段被岁月尘封的往事。

我戴上鹿皮手套,小心翼翼地轻抚着那些刻痕,指腹刚一触及,便传来一阵针扎般的刺痛。我心中一惊,这分明就是《撼龙经》里记载的镇龙钉!可这本该深埋于龙穴之中的神秘法器,为何会出现在地表?这其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你们动过后山的土?”我猛地转头,目光如炬,紧紧盯着老陈。老陈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如同被抽去了所有血色。这时,几个村民“扑通”一声跪在泥地里,神色慌张,竹筒倒豆子般道出了半月前那场蹊跷的山体滑坡。原来,当时施工队挖出了七尊石兽,可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隔天这些石兽竟全部不翼而飞,仿佛从未出现过一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