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检查站防线崩溃 (第2/7页)

朱大常一改往日的乐观,此刻沉默寡言,只是默默地搀扶着张涵,脸上写满了沉重,他的眼神不再像往常那样闪烁着希望的光芒,而是变得黯淡无光。

张涵则在队列中仔细打量着密密麻麻的人群,这样的场景,原本只存在于古代战争之中,可没想到,在20世纪依然存在。

他心中不禁涌起一股绝望,虽然自己大小也是个班长,可在这样规模的战斗中,那也只是一个稍显厉害一点的炮灰罢了。

汤向荣则带领着六个手拿长矛的青年组成预备队,围绕在张涵身边,神情紧张而严肃。他的双手紧紧握着手中的武器,不时地回头望向队伍的后方,似乎在担心着什么。

而其他的七人在张涵的指挥下走在队伍的最前方,三个女青年不时的抽泣,眼泪在脸上划出一道道痕迹,身体微微颤抖,显得格外无助。

那个大爷显然也有点跟不上队伍的步伐,双腿有些发抖,但还是被密集的人群簇拥着向前挪动。

而那三个大妈也只能默默的走在队伍前方,脸上挂着担忧和不安的神情,手上则是拿的最简陋的三棱军刺。

张涵的心里很清楚,这七个人在战斗中显然是没有任何战斗力的,所以才会安排在自己的队伍最前方,一会在布防时也是最前线,他想活下去,所以说这些人只能成为他的垫脚石。

张涵他们所在的三团位于队伍中央,与其余36个团一起,构成了这12万人的庞大队伍。

队伍缓缓向前移动,发出阵阵杂乱的脚步声和低沉的谈话声,像是一条缓慢流动的长龙,带着一股沉重而压抑的气息。

四周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火药味和尘土的气息,让人不禁感到一阵窒息。

这些平民自卫军的士兵,手上拿着各式各样的武器,显得杂乱无章。

有些人拿着套着钢管的三棱军刺,长度大约一米左右,显得格外醒目,但脸上却流露出迷茫和无奈。

还有些人拿着兵工铲,另一只手上扛着简易木板制成的盾牌,或者透明的防爆盾牌,虽然简陋,却也透露出拼死一搏的决心。

这37个团的武器装备和战力划分有着明显的区别。

青壮年大多被平均分配在前12个团,组成了作战第一序列。

这12个团的作战人员大多都是青壮年或者退役军人,他们的身体素质相对较好,能够承受较大的体力消耗和战斗压力。

退役军人凭借以往的军事训练和实战经验,对战场环境和作战技巧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能够在关键时刻发挥出重要作用。

这些退役军人还装备了手榴弹,以方便在拼杀时投掷,又或者在绝境中选择自爆。手榴弹作为一种威力强大的爆炸物,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对感染者造成重大杀伤。

而剩余的25个团,人员装备则相当简陋,大多数人手中只拿着一把三棱军刺或匕首,显得有些力不从心,眼中流露出恐惧和不安。

由于时间紧迫,只有40分钟,无法为更多人改造出套着钢管的三棱军刺长矛,只能优先分配给序列靠前的12个团,这让他们心中更加明白自己的处境和命运。

至于为什么不分发防弹衣?这也是经过上层仔细考虑的。

首先,防弹衣必然会影响一定的身体灵活性,还会增加过多的负重,让这些本就没有经过训练的平民在战场上行动更加笨拙和吃力。

而且就算装备了防弹衣,也没什么太大的用处,在这种人挤人的大战场,感染者不需要捅你胸口,砍你腿,砍你脖子,你一样得死。防弹衣无法提供全方位的保护,反而可能成为累赘,影响平民的战斗能力。

软质防弹衣的话,军队中又没有装备太多,只能分发给平民军中连排一级的警察。这些警察肩负着指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