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回京 (第1/2页)
鸳鸯便道:
“外头人都在猜皇上要如何赏赐林大爷,老太太您说,林大爷这回,是不是也能得个爵位?”
贾母皱着眉头,沉吟一阵方道:
“衡哥儿这回的功劳若是实打实的,怎么也该有个爵位,若是陛下心情好,许是真抬个侯伯的,也未尝不可。
只是他这年纪太轻了些,难免有些吃亏,不过也无妨,左右他这等年纪,往后自然还有机会抬爵,倒也不急于一时。
若朝廷封赏下来,真赐了个爵位,那可真是天大的喜事。
这武勋与文臣不同,文臣在位的时候,往往能权重,显赫,只是一旦去了位,除非是做到阁老部堂的位置上,否则子孙便沾不到太多益处。
武勋要是没仗打,没军功,那在外头说话,就没多大声音,也谈不上什么大权,只是偏偏又总能惠及子孙,一座勋贵府立下,只是后继儿孙们不胡乱败家,就是只吃老本,也有几代人的富贵。”
贾母打开话匣子说了一通,临了忽然又想起一事来,轻声问道:
“早前就有耳闻,说大老爷和大太太,有意把迎春那丫头许过去?你常在府里走动,到底是个什么章程?衡哥儿有意没有?”
鸳鸯愣了一愣,皱眉道:
“老太太这话,倒真叫我拿不准,府里早前是有些风声,只是林大爷出京一走就是大半年的功夫,这些日子也渐渐没人提了。
只是林大爷早前在府里的时候,我瞧他与三位姑娘来往,都是一视同仁的,倒不曾见对谁格外亲近些。”
旋即又笑道:
“若说格外亲近,与常人不同的,自然也有,老太太不是知道?”
贾母也笑:
“玉儿虽是个好的,只是年纪也太小了些,他们俩自小就在一块儿,自然与常人不同。”
又叹口气道:
“玉儿虽好,只是却不姓贾,唉。”
鸳鸯起身扶着贾母往床上歇下,劝解道:
“林姑娘虽不姓贾,却是老太太嫡亲的外孙女,如今又养在跟前,百般疼爱,便是亲孙女也比不得,又差些什么?”
贾母仍是一通胡思乱想,方才睡下。
贾珍丧事又是大操大办了一回,贾蓉生恐叫人看出端倪来,因而在贾珍丧事上竭力扮演一个孝子,一应用度,都只要最好最贵的来,比照可卿之前的规格又添三分。
也不要凤姐儿来帮手,只一力支应着,享受着当家做主的快感,虽账面上的银子一日少过一日,贾蓉也并不往心里去,总归家业底子还在,往后俭省着些,自然又能攒起来。
各家旧友亲眷才过一年,又登一回门,只是少来了几家,连有几家公府,这回当家人也都推托未至,只打发了晚辈来尽礼数,四王更是只叫长史来了一回。
贾蓉只顾着满心得意,并不曾在意这个,况且他原也没有这等才能。
好不容易熬过了四十九日,将贾珍遗体也送到铁槛寺停灵下葬,贾蓉便加紧疏通关系,没过几日,圣旨便下来,叫贾蓉并不降等,仍袭了三等威烈将军的爵位,以示朝廷恩典。
这边喧闹一通,另一边林思衡也终于再拖延不得,催他还京的圣旨已来了两封,好歹紧赶慢赶的将土地和工厂,以及黄雀一事首尾安置妥当。
就在贾蓉袭爵前天,林思衡班师回京。
站在河边,林思衡伸手从洛河里掬起一捧水来,轻轻洗去手上的血迹和尘土。
这条大河,很多年前他就曾路过这里,看过似乎一样的风景,经历过一些寻常,也不太寻常的故事性。
印象里这条大河的水流似乎并没有眼前这样湍急,河面也没有这样广阔。
然而归根结底,到得如今,那些旧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