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4/5页)

了,直接用眼看看,患者的五脏六腹就都看清楚了,效果还比X光机好了不知多少。这样的人做起医生来,恐怕没有他看不了的病了。

其实阿德对中医也不是全不了解,说起来他的中医知识恐怕比姜老头还高明。修仙塔中的那些笔记里对于中医的记载比现代中医的理论高深多了,只是阿德缺少临床的经验。经验这种东西可不是能书里读出来的,那得一点一滴的积累。在这方面,姜老头可就是绝对的权威了。

在与阿德长谈了两次之后,教授觉得自己除了带着阿德去病房实习之外,已经不可能再教他什么东西了。或者还能再教阿德一点西医的理论,可是阿德对于现代知识的掌握只能跟中学生有一比,西医对他来说,太难了,只好等以后再说了。

保和堂,香港最有名的中药铺子,大老板王承坤是姜教授的同学兼好友。当年姜教授由西医转中医的时候便已经是个小有名气的脑外科专家了,在医学院里遇上了比他小十几岁的王承坤。

那时的保和堂在香港还只不过是个二、三流的小生药铺,也没什么名气。开药铺最关键的就得看铺子里的坐堂医生了,一个好的、有名望的坐堂医生简直就比整间药铺还值钱。只可惜在中国人的意识里,都有一种宁为鸡头不做凤尾的思想。套用在中药铺上,可是再正确不过了。因此大多数的中药铺子,都是老板或老板的直系亲属在坐堂,而要想药铺能发展下去,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自己的孩子们都变成名医,名中医。

王承坤的父亲就是为了这个才逼着儿子去大陆学医的,起先王承坤根本对中医一点兴趣都没有,他喜爱的是西医。可是当他知道同宿舍的这位比自己大十多岁的留洋医学博士,竟然放弃西医改学中医的时候,不由的充满了好奇,两个人就这样成了好朋友。王承坤也在姜老头的影响下学成了一代名医,保和堂也在他手里发扬光大了。

只是今天到保和堂来的客人们都有点奇怪了,以往在老掌柜坐堂的那张椅子上,却换成了一个小毛孩子。老掌柜的也不知道去哪了,一个比老掌柜的还老的老先生坐在那个少年的身后。

客人们可都是冲着老掌柜来的,猛的发现换人了,那能不问呢。店里伙计解释了半天,也没能让客人们留下。也对,谁能放心把自己的命交给一个十七、八岁的小毛孩子呢。有人甚至去找姜老头看,虽然他在这里一点名气跟阿德一个样,可看上去总比阿德保险多了。

“很抱歉,我只是这位小哥的助手,连处方权都没有。各位要看病还是找这位小哥吧,别看他年龄小,医术可不小啊,各位试一试便知道了。哈哈!”

听着身后姜老头得意的笑声,气的阿德差点摇身变个仙翁出来,“靠!看个病还挑肥捡瘦的。”

不过幸好这世上还有不怕死的,为什么?因为他们早已检查出来患上了绝症,被判了死刑了。这不,那个六十多岁的老年人一坐下,阿德便看见他整个肝脏都癌细胞感染遍了。这种人现在基本上就是在等死了,既使是在医院里,大夫也会劝他回家养老了。

“肝癌晚期,胃部和肺部已经被感染了。”装模作样的把了把脉后,阿德便把他的病情讲了出来。

客人们见到居然还真有不怕死的敢让一个小毛孩子看病,大多数人都没走,充满好奇的看着这个小家伙。等阿德把病情讲完以后,所有人又都把目光投向了那位患者。

“啊!”老人其实只是抱着游戏的心情才坐下来的,他自己的病自己当然再清楚不过了。医院都不知道跑了多少家了,真就像前面所说的那样,连医生都劝他不要住院了,没的给家里增加经济负担。可人谁又想死啊!虽然每个人都是哭着、喊着来到这个世界的,可是来的人又有几个是欢天喜地的离去的呢?

只从老人的表情上看,大家就已经知道眼前这位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