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偶然的旁听 (第2/4页)

在商业世界中,消费者购买的绝不仅仅是产品本身,更是围绕产品所构建的情感价值。当一个品牌能够触动消费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建立起深厚的情感联系时,它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商品,而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象征。”

程婉清的脑海中不断闪现着自己创作的文学作品。她想起那些她精心雕琢的角色,那些她用心编织的情节,她试图让读者与之产生共鸣的努力。而现在,她突然意识到,那些在文学创作中追求的情感共鸣,竟然在商业领域也有如此重要的地位。

讲师似乎看出了台下听众的疑惑,他微微一笑,继续解释道:“情感共鸣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演变。我们需要敏锐地捕捉到受众情感的变化,根据他们的需求,去调整故事的切入点,让品牌故事始终保持鲜活和吸引力。”

程婉清的心中仿佛被点亮了一盏明灯。她开始思考,作为一名文学创作者,自己是否也能像这些商业品牌一样,根据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需求,去调整作品的情感表达,让文学作品不仅仅局限于艺术的范畴,还能在更广泛的社会层面上发挥影响力。

她默默地拿出手机,打开记事本,开始飞快地记录下自己的感悟:“文学创作不仅仅是为了表达个人情感,它还可以为商业和社会服务。情感共鸣是连接文学与商业的桥梁,通过它,可以让作品触动更多人的心灵。”她的手指在屏幕上轻轻滑动,每一个字都承载着她对文学与商业结合的新理解。

随着讲座的深入,程婉清的思绪也越来越清晰。她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所坚持的文学创作理念,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文学与商业,虽然在表现形式和目的上有所不同,但在情感共鸣这一核心要素上,却有着奇妙的契合。这种跨界的想法,让她看到了文学创作的更多可能性 。

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听众们纷纷起身,三三两两地讨论着刚才的内容,陆续离开了报告厅。程婉清却没有急于跟上人群,她坐在座位上,目光紧紧锁定在讲师的身上。刚才的讲座如同一场知识的盛宴,让她对文学与商业的结合有了全新的认识,而此刻,她渴望能更深入地探讨这个话题。

她深吸了一口气,鼓起勇气,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讲师的桌前。此时,讲师正忙着收拾资料,整理讲台上的物品。程婉清站在一旁,有些紧张地等待着,直到讲师抬起头,两人的目光相遇。

讲师的脸上露出了温和的微笑,仿佛早已察觉到她的关注。“小姑娘,你对今天的讲座很感兴趣啊?”他用一种轻松的语气问道。

程婉清点了点头,眼神中满是热切,“老师,您提到的‘情感共鸣’让我很有感触。我一直在写小说,但从没考虑过情感与商业的结合。我想知道,作为文学创作者,我该如何在商业领域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呢?”

讲师听后,微微沉吟了一下,然后缓缓说道:“文学和商业,表面看似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但其实它们有很多相似之处。你是一个有故事感知力的创作者,将情感与商业结合,并不一定要违背自己的创作初衷。你可以从自己擅长的故事叙述入手,结合品牌或文化的背景,去创造能引起共鸣的故事。”

程婉清认真地听着,她的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可是,老师,具体该怎么做呢?”

讲师微微一笑,似乎对她的求知欲感到满意,“比如,你可以尝试为某些品牌打造具有情感深度的广告剧本。在创作过程中,你要深入挖掘品牌的核心价值,了解目标受众的情感需求,然后通过生动的故事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将品牌理念和情感价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这样,你的作品不仅能打动人心,还能帮助品牌传播,实现文学与商业的双赢。”

程婉清豁然开朗,她仿佛看到了一条全新的创作道路在眼前铺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