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血玉蝉 (第1/2页)
当那青铜编钟发出的嗡鸣声,如同一股汹涌的声波浪潮,震落墓顶碎屑时,整个墓室仿佛都在这强大的音波冲击下颤抖。而此时,陈三川的状态更是令人胆寒,他的瞳孔已完全化作青金色,仿若被某种神秘的力量所占据。脖颈处的血管高高凸起,犹如一条条蠕动的蚯蚓,皮下透出的星图正与墓主胸口那颗血玉心产生着强烈的共振,仿佛在进行一场跨越生死的神秘对话。
张九爻神色凝重,他将铜钱剑紧紧抵在徒弟的喉间,试图以此来压制住那仿佛要冲破天际的滔天煞气。然而,令人震惊的是,剑身竟“咔”地一声裂开了一道细纹。要知道,这铜钱剑上串着的三百枚永乐通宝,可是浸泡过黑狗血的,本应有着辟邪镇煞的强大功效,可此刻,却在这股神秘的力量面前,显得如此不堪一击。
“谢玑”张九爻的目光紧紧盯着墓主玉衣内衬的织锦题字,那独特的殄文绣法,是南朝太史令独有的标记。他深知,这个名字背后,必定隐藏着巨大的秘密。就在这时,血髓池突然翻涌起来,犹如沸腾的开水,水花四溅。紧接着,三千青铜卦签从池底飞速升起,在半空中疯狂旋转、拼凑,最终形成了一幅完整的北斗九星图。当隐星“左辅”“右弼”亮起的刹那,陈三川腕间的纹路骤然收缩,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拉扯,最终在胸口凝成了血玉蝉的实体。那血玉蝉散发着诡异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墓室四壁在这诡异的氛围中轰然坍塌,露出了环绕主墓的环形祭坛。只见八十一尊青铜人俑整齐地跪拜成阵,每一尊人俑的天灵盖都延伸出铁链,这些铁链相互交织,最终汇聚至中央的陨铁祭鼎。祭鼎的鼎身阴刻着《甘石星经》,那些古老的文字在这神秘的环境中,突然渗出了荧光。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些记载彗星袭月的古篆字,竟开始自行重组,最终拼出了“借尸还阳”四字殄文。看到这四个字,张九爻心中一震,他终于明白,这一切的背后,竟是一个如此可怕的阴谋。
“原来这才是九星坠的真意。”张九爻低声自语道,他挥剑斩断了缠向陈三川的铁链。火星四溅,溅落在青铜人俑的面颊上,竟烧灼出了熟悉的五官轮廓。张九爻定睛一看,心中顿时涌起一股寒意,这些人俑竟是按照倒斗行当历代高手的相貌铸造的活人俑。他在东南角的人俑颈后,发现了师父独有的刀疤,刹那间,寒意彻骨。他怎么也想不到,三十年前失踪的摸金校尉,竟成了这镇墓的祭品,被永远地困在了这里。
陈三川此时仿佛被某种神秘的力量操控,他突然跃入祭鼎,血玉蝉在他手中振翅发出蜂鸣。鼎中千年血髓顺着铁链倒灌入人俑,那些青铜人俑的表面,迅速浮现出血管般的纹路,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当第八十一尊人俑缓缓睁眼时,穹顶的星图投射下九道光柱,在地面交织成河图洛书的阵眼。张九爻手中的罗盘在此刻承受不住这强大的力量,轰然爆裂,磁针碎片扎进了他的掌心,刺痛感让他猛然醒悟。
“活人点灯,死物画阵!”他大喊一声,扯下道袍,咬破舌尖,以血为墨在祭坛上迅速画出二十八宿方位。他的动作迅速而果断,每一笔都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当最后一笔勾连角宿与亢宿时,西北乾宫方位的人俑突然炸裂,发出一声巨响,露出了藏在胸腔的青铜匣。张九爻打开青铜匣,只见里面的《灵宪》残卷裹着一枚玉琮。玉琮的琮面十二节对应黄道十二宫,中空处填满了骨灰,散发着一股神秘而古老的气息。
陈三川在祭鼎中发出非人嘶吼,那声音仿佛来自地狱深处,让人毛骨悚然。血玉蝉离体飞向墓主,金缕玉衣应声碎裂,化作无数碎片散落一地。露出的谢玑干尸额间,有着七星钉孔,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悲惨的过往。当血玉蝉嵌入第七个孔洞时,整座地宫开始剧烈倾斜,仿佛即将崩塌。血髓池倒流成通天水柱,池底显出以三千童子头骨铺就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