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第2/3页)

2 ,即|{?, {?}}| = 2 。

对于加法,他这样解释:“两个不相交集合的并集的基数等于这两个集合基数的和。”他在纸上画了两个不相交的圆,分别代表两个集合A和b 。假设集合A的基数为1 ,即|A| = 1 ,集合b的基数也为1 ,即|b| = 1 。那么A和b的并集c = A u b 。

因为A和b不相交,所以根据集合论中并集基数的定义,|c| = |A| + |b| 。

又因为|A| = 1 ,|b| = 1 ,且c = {?, {?}}(通过前面集合的定义可以得出),|c| = 2 。

所以1 + 1 = 2 。

林云觉得这样的证明还不够直观,他又想到了从逻辑推理的角度来证明。他在笔记本上写下了一系列的逻辑符号和推理过程:

设命题p(n)表示“1 + n = (n + 1)” 。

首先证明p(0)成立,即1 + 0 = 0 + 1 。根据加法的交换律(在数学体系中,加法交换律是可以通过公理推导出来的,这里为了简化证明过程,直接使用),1 + 0 = 0 + 1 = 1 ,所以p(0)成立。

假设p(k)成立,即1 + k = (k + 1) 。

现在要证明p(k + 1)成立,即1 + (k + 1) = ((k + 1) + 1) 。

根据加法结合律(同样,加法结合律也是可以通过公理推导出来的),1 + (k + 1) = (1 + k) + 1 。

因为假设p(k)成立,即1 + k = (k + 1) ,所以(1 + k) + 1 = (k + 1) + 1 。

所以p(k + 1)成立。

根据数学归纳法,对于所有自然数n ,p(n)成立。当n = 1时,就得到1 + 1 = 2 。

林云完成了三种不同方法的证明后,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拿起手机,将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证明过程拍了下来,然后编辑了一条简短的文字说明:“从皮亚诺公理体系、集合论和逻辑推理三个角度证明一加一等于二。”点击发送,这条动态瞬间在网络上传播开来。

网友们看到这条动态后,瞬间傻眼了。他们原本以为这只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却没想到林云给出了如此复杂而又严谨的证明过程。评论区瞬间被各种留言刷爆:

“大神就是大神,我还以为一加一等于二是天生就成立的,没想到还有这么多证明方法。”

“这就是国际外交官和国家最高法庭判官的思维吗?太牛了,我完全看不懂。”

“感觉自己的数学白学了,这么简单的问题居然这么深奥。”

“林云不愧是我们国家的骄傲,无论是外交还是数学,都这么厉害。”

与此同时,夜羽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回到了家中。他走进客厅,看到林云正坐在沙发上,专注地看着手机,嘴角还带着一丝微笑。夜羽轻轻走过去,从后面抱住林云,温柔地说:“今天又在研究什么有趣的东西呢?”林云转过头,将手机递给夜羽,笑着说:“你看,我证明了一加一等于二,网友们的反应可有意思了。”夜羽接过手机,仔细地看着那些证明过程,眼中满是欣赏和爱意。他说:“你总是能给我带来惊喜,在我心里,你就是最聪明、最厉害的人。”

林云靠在夜羽的怀里,感受着他的温暖。他知道,无论自己在外面取得了多少成就,夜羽永远是他最坚实的后盾,是他最温暖的港湾。而夜羽也明白,林云的智慧和才华,不仅是他个人的财富,更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相互扶持,共同为了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