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4/4页)
现藩镇造反的情况,历史上的‘削藩’大都以失败告终,所以这点需要我们从长计议。朕让你建立情报机构,其中的一个目的就是要筛选出哪些节度使还忠于我李家,可以重用,哪些是观望者,可以说服,哪些是阴谋家,需要打击。”
“五哥,小的明白。”
“再有就是朝中的政权问题。众所周知,自安史之乱后,由宦官充任的官职逐浙增多,到了先帝德宗朝时,京师的禁军及朝廷机密都被北司掌控,其势力远在外廷朝官之上,甚至连皇帝的任免也得通过他们。这些阉人内控朝廷外结藩镇,掌握了朝中的大权,使得我朝的中央权力机构已濒于瓦解,实为可恶。因此要消除北司的权力也是迫在眉急,当然这也
是急不来的,同样需要从长计议。”
对于朝中军务了解透彻的李杰当然知道,五哥李儇所言全都切中要害,只是不知这个一向沉迷于嬉戏之中的皇帝怎么会在突然之间说出这么多有关朝中军政之事。
“最后一点就是要想方设法地发展经济,让百姓丰衣足食,生活稳定,这样才可使百姓心系我朝,不会轻易跟随逆贼谋反。一千多年前的赵人荀子和我朝贞观时期的贤臣魏征都讲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大唐这艘巨舟如果能得到百姓的支持,便能长久运行,从长远来看,这点才是治国之本,也是能让我朝鸿运长久的唯一保证。以上是朕初步的治
国策论,看似简单,但前面每一步都可能是万丈深渊,一旦拿捏不好,你我就可能粉身碎骨,因此需得慎之再慎之。至于具体措施,朕还需要好生考量。”
李杰听罢,抬头看向海无影道:“五哥,小弟好像不认识您了。”
“是吗?”海无影笑笑。
“五哥。”李杰充满敬意道:“从您的眼中,小弟似乎看到了宫中画像上太宗大帝那种独有的眼神,胸有成竹,气势逼人,直可不战而屈人之兵也。”
“七弟,俗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作为李家的后人,我等自该奋发图强,超越前人,创造出更加辉煌的盛世。”说到这里,海无影眼中精光一闪,接着道:“朕既然已经重生,便不会让我朝走向毁灭。”
“五哥放心,小弟必当追随五哥,重塑我朝盛世。”
对于僖宗朝的现状,原来的皇帝李儇虽然也有所闻,但却不知其所以然,而海无影则不一样,后世的史学家颇为公正地进行了分析,大家一致认为,皇帝的不作为、宦官当道、藩镇割据是唐朝灭亡的三大主因。最为直接的证据就是来自结束五代十国的宋太祖赵匡胤,宋朝实行以文制武的目的就是为了防备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而且,宋朝的宦官也远远没
有唐代时猖狂,这就使得宋朝延续的时间超过了唐朝。
海无影所说的策论只不过是建立在后人的评述基础上,并非是他有洞察先机的能耐,这就是穿越者的一大优势。至于让李杰刮目相看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以前的那个唐僖宗实在不咋地。
从李杰进入武德殿后,时间已经悄悄过去了两个时辰。
这时,就听大门再次发出声响,李杰转过身去,只见刘忠棠带着五名御医随着孟才人、张浪狗等人进入殿中。
“参见寿王殿下。”
“免礼。”
“谢殿下。”
“刘御医,皇上虽然还未苏醒,但呼吸平和,脸色也好了许多,看来已经稳定下来。你们好生会诊,本王先行回宫,一有消息立即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