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道藏典籍 (第1/2页)

好书推荐: 玄幻:保护我方圣主

自从那日和清明老道一番交谈后,王一帆就仿佛被点醒了一般,不再偷跑出去看那些外门弟子练武了。

不管其它的说的恰当与否,有一点老道说的确实极为在理:“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去。”老道劝他多读书,尤其是读道家典籍。王一帆便听从了他的建议,静下心来,一本接一本地沉浸其中。

春去秋来,时光匆匆,又是一年过去了。

王一帆来到这个世界已然整整一载,这一年里,他通读了藏书阁内的所有道家典籍,对于道家的核心概念——“道”,有了颇为深刻的理解。

道家坚信,“道”乃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和本质。它是一种高深莫测、超越了人类常规感知和理解范畴的存在,先于天地而诞生,是一切事物萌生的基础和依据。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这“道”,它无形无象,却又无处不在,孕育着万物,推动着宇宙的运行和发展。

“道”同样也是宇宙万物运行的规律和法则。世间万物的生灭、变化、发展皆遵循着“道”的既定规律。人类只有顺应“道”的指引,才能够实现真正的和谐与平衡。就如同自然界的四季更替,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有条不紊;又如日月星辰的运行,遵循着各自的轨道,周而复始,从不紊乱。这些都是“道”在具体事物中的体现。人类若试图违背这些规律,强行干预,必然会遭受自然的反噬。

道法自然,这是道家思想的首要原则。它强调人类应当顺应自然的规律和节奏,不要妄图过度干预自然的发展进程。道家坚决反对人类的肆意妄为和过度膨胀的欲望,倡导以一种自然而然、无为而治的方式去生活和行动。在道家看来,大自然有着其自身的智慧和节奏,人类应当尊重并遵循。比如,山川湖泊、森林草原,它们各自按照自然的法则生息繁衍,形成了一个精妙而平衡的生态系统。人类若过度开垦、砍伐,破坏了这种平衡,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如水土流失、物种灭绝等。

道家主张柔弱胜刚强,认为柔弱的事物往往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和韧性。水,看似柔弱无比,但却能以其绵绵不绝之力滴水穿石;小草,在狂风暴雨中看似脆弱易折,却能在风雨过后重新挺立。这些都是柔弱胜刚强的生动例证。同时,道家倡导安静、宁静的生活态度,通过内心的平静来达到对“道”的体悟。武当派掌教三丰真人所创的太极拳和太极剑,正是道家这一主张的完美体现。太极拳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看似缓慢轻柔,实则蕴含着无尽的力量和变化;太极剑则剑势圆转,绵绵不断,在柔弱之中暗藏锋芒。这种武学理念,不仅是在搏击技巧上的创新,更是对道家思想的深刻诠释。

王一帆心中对道家的思想和武当派的处世之道有了更深的感悟。他深知,在这纷繁复杂的江湖中,唯有坚守内心的“道”,才能保持清醒,不被世俗的纷扰所迷惑。

随着对道家典籍的深入研读,王一帆越发觉得其中蕴含着无尽的智慧。道家所倡导的淡泊名利、清心寡欲,并非是消极避世,而是一种超越世俗的追求。在这个充满欲望和争斗的世界里,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安宁,不为外物所动,是一种极高的境界。

比如,在面对功名利禄的诱惑时,道家思想教导人们要懂得知足常乐,不被虚荣所蒙蔽。正如《道德经》中所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只有知足,才能避免陷入无尽的欲望深渊,从而获得内心的满足和快乐。

再如,道家强调的“无为而治”,并非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刻意去干预,让事物按照自身的规律自然发展。这在治理国家、管理社会方面,有着深刻的启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