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安娘1 (第1/3页)
赵荑并不知道清澜心里的五味杂陈,知道了她也并不在意,她只依着本心行事。或许是祖母和荀翊爱护让她感觉了被在意的踏实和欣喜,让她少了些戾气;又或许是清澜对小乞丐的善意让她对人有了新的认知和领悟,让她多了些宽容。她自己对此一无所知,她只忙着处理纷杂的事务,其中最为让她挂心的就是祝妈妈几人的身后事。
清浅带来了清泽的消息:钱婆子和蓝婆子家人都在峒中赵家祖地;清池家人跟在赵二老爷身边伺候,目前都随二老爷在泷州任上;秦大家的男人和孩子都在赵荑名下的京郊南溪庄子上。秦大任庄头,两儿一女;祝妈妈家里只余一个女儿安娘,夫婿是东市梁家酒肆的掌柜梁准;赵淞妻子在赵荑名下的嫘姤布行做事,一子一女。
赵荑让清浅告诉赵濯安排人往峒中和泷州分别传了消息,每家送了百两的丧银,又嘱咐几家若有其他要求,尽量满足。遇有不能决断,再捎信回京。赵荑除了给秦大、安娘、赵淞妻子银钱,还分别招了人进府,亲自见了。她极不擅安慰,但主子接见,即便什么都不说,也是极大的脸面,况且她确实想为不曾谋面就为她所累的几人做些什么。
秦大人如其名,人高马大的样子,肤色黝黑,面相憨直。听赵荑问起可有什么要求,秦大两眼通红,只是摇头:“奴才一家得奶奶照顾,做什么都是应该。奴才婆娘命薄,不能伺候奶奶。若奶奶不嫌奴才家的女儿粗苯,就让奴才女儿替她娘伺候奶奶。”
赵荑事先问过清溪,知道秦大夫妻都是忠厚老实的性子。秦大既是如此说,必是心口如一。“也好,你家女儿跟着我,总好过跟着家里几个男子。”赵荑点头。秦家女儿八岁,送到她身边也合适。
再多的安慰和许诺也换不回活生生的人来,她索性转了话题:“我想选几个机灵的放在五爷身边,和黎叔、姜叔学些功夫,日后就跟着五爷。你那边庄子上若有合适的,不妨一并带了来。”
荀翊人手不足,即便不与人争,总需在被人谋时,护住自己,护住身边人。
“奴才家的二小子十一岁,很是伶俐皮实,奴才能不能带了给五爷见见?”秦大搓着手,局促地说。若能跟了五爷,那是老二天大的造化。婆娘常数落他是个憨的,说儿女们可不能再如他一样只知道朝着土里使劲。他今儿个就舍了一张老脸,为儿女争取一番,想来自家婆娘在天有灵不会骂他吧。他鼻头酸涩,拼命忍着不让泪流下来。
赵荑对秦大的要求无有不允的。即便秦家二儿子不是习武的材料,只要心思清正,好好调教,总有可用的地方。
安抚了秦大,赵荑见了赵淞妻子李氏。因赵淞生死未卜,她许诺会一直派人查找,赵淞的月银照发,赵淞儿子的束修由她负担,女儿的嫁妆将来也一并由她出了。李氏流着泪给赵荑叩头。虽已非主仆,但得主家如此厚待,她除了叩头,实在不知能做些什么。
择日赵荑又见了祝妈妈的女儿安娘。本以为抚慰一番就好,不想这是个难缠的。
安娘看着三十出头的年纪,面色暗沉,眼角、嘴角略有下垂,再加上木讷的神情,看着苦相。一身秋香绿簇新的褙子,配着月白色的长裙,看着总觉违和,似偷穿了他人衣服般。
“祝妈妈待我最是亲近,你我和姐妹也无甚分别。姐姐若有什么可以用得上我的,只管说来。”赵荑对祝妈妈有无尽的愧疚和钦佩,对待她唯一的女儿,与对待其他人,态度上有本质的不同。
“五奶奶折煞小妇人了,小妇人如何能担得起奶奶一句姐姐!”安娘如受惊一般,慌不迭地福身行礼。祝妈妈在安娘出嫁时候求原主给女儿放了籍,这是赵荑知道祝妈妈唯一为自家谋的利。
“不必如此,我说当得起就当得起。”赵荑语带诚挚。“能为姐姐做些事情,祝妈妈在天上看着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