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议事 (第1/2页)
“弟弟游学返回途中,经过溧阳,拜访了姐夫。”赵三爷收了笑,看向赵荑,神情端肃地说。
“嗯,他看着可还好?”赵荑语气里带了自己都没察觉的关切。虽然荀翊来信频繁,对日常生活多有谈及,但毕竟没有见到人,赵荑也是担着心的。孝期里,受礼教束缚,食用多有限制。她最担心他亏空了身子。
“姐夫看着还好,人清瘦了些,精神倒是不错。”赵三爷答。
清瘦了些!赵荑蹙眉。看来还是饮食营养多有不足。
赵三爷见赵荑担忧的样子,心下稍松。他一直担心姐姐、姐夫感情疏离,如今见了姐夫谈及姐姐的想念,姐姐听到姐夫情况的担忧,他很为他们欢喜。他如今成了婚,才知道真正的夫妻琴瑟和鸣该有的样子。当日姐姐、姐夫之间总似有道鸿沟,相敬如宾就真的如宾。
“姐夫说了归京途中遭遇,也略略提了府里一些事情,很忧心姐姐过得不顺遂。这些日子,姐姐可查出了什么?”提及此事,赵三爷语声中已经浸了冰碴般地冷。
赵荑有一瞬的犹豫。荀翊把事情和盘托出,除了信任这个弟弟,也是对她的看重。能得娘家兄弟倾力相助,她自是更有底气。可嫂子、弟妹呢?她毕竟是外嫁女,给她撑腰就意味着树敌,她们会如何想?且她能当着她们的面儿,说出隆昌侯府的阴私、自己的猜测么?毕竟事关荀翊家人,她不能不慎重。赵荑此刻都没意识到,她对于荀翊的情绪,多了不知多少的在乎。
“二妹妹别怕牵扯家里!”黄氏适时开口。她性子爽利,又是个嫉恶如仇的性子。嫁到侯府多年,与赵二爷感情甚笃,也和这小姑子有过几年同一屋檐下相处的情分,自是当对方如自己妹子一般护着。“二爷本就听祝妈妈说过妹妹去庄子前的事儿,昨个儿又听三弟说了之后情形,气得饭都吃不下。若不是我拦着,二爷就要带了老管家,直接找上门去。他说妹妹被人欺侮,就是踩着我们这些家人的脸,无论如何不能就这么算了,定要给妹妹讨个公道!”
“二嫂说的是。”吴氏也开口。她父亲位居从三品司农寺卿,虽和母亲感情不错,但也是有三个妾室的。她熟悉主母和妾室、妾室与妾室之间的明争暗斗,如今嫁人,不用过那样的日子,她不知有多珍惜。
出嫁前,母亲一再叮嘱,务必把三爷家人当成自己家人般维护。赵三爷是母亲千挑万选的。毕竟在这偌大的京城,有权势的家族不知凡几,可如赵家这样家风清正,不许儿孙纳妾,且家人感情和睦的,如凤毛麟角。她和三爷如胶似漆,自是不能坐视他忧心忡忡。
她看出了赵荑瞬间的犹疑,也大致猜得出她的想法,所以适时插了话:“父亲、母亲虽不在京里,但姐姐有我们!”
听了三人所言,赵荑顿觉心中暖暖。她何其有幸,能得了原主这样的家人倾力相护!
“弟妹说的好!”随着一道浑厚男声,一个身形面目与赵三爷相似的男子迈过门槛,阔步走来,身后跟着一位看着颇有些年纪的老者,正是侯府老管家赵方。赵荑还没来得及起身,黄氏已经快步迎了过去,一边帮对方解斗篷系带,一边笑道:“二爷回来的赶巧,我们正说二妹妹的事儿!”
“嗯!正好我也想和二妹妹细细了解。”赵二爷脱去斗篷,露出一身靛蓝色的锦袍,愈发衬得人面若潘安。赵荑不得不感叹,捬义侯府的公子都着实好相貌。
几人见了礼,又重新落座。老管家虽是下人,但备受府里主子敬重,所以也听了赵二爷的吩咐,坐到了最下首的位置。
打发了一众婆子、婢女出去,赵荑遂不踌躇,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和几人细细道来,只隐去了大老爷的巨额财物。毕竟事关贪墨大案,已经交由老侯爷处理,她就不打算让人知道她是知情人。
“真是岂有此理!”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