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部分 (第4/4页)

的时候的确对当前的局势进行了剖析,可那些都是他用来说服老爷子的借口,现在好了,事情被吕大人知道后,直接上升到了兵力归属的问题,这可有些难办。

在房间里吃过早饭,谭教头也从江陵返回,果然如吕士高信中所说,那块“如朕亲临”的巡察令辗转到了秦百川的手里,一边把玩着吕士高的令牌,秦百川一边思量,以他现在的财力养一支极乐军已经天天为银子犯愁了,若是收编了丘山,别说柳化生同不同意,他压根就养不起!

秦百川在丘山的事情上伤透脑筋的同时,临安皇城当中,皇上兆鼎看完吕士高的密报也是稍微有些犯难。连秦百川、吕士高都能看出这联姻背后的猫腻,更何况作为开国之君的兆鼎?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政治联姻的重要性,也比秦百川、吕士高看得更加长远。

御书房中,皇上斥退了宫娥,将吕士高的密报随手递向身后:“莫公公,你看看。”

“喳。”伺候皇上的是一位满头白发、面白无须的老太监,老太监的年龄比柳化生小不了几岁,一双眸子当中精光内敛,显然不是寻常高手。历朝历代太监不能参政,但皇上却将密报交给他,至少说明他是皇上至亲至信之人。

莫公公飞快的扫了两眼密报,双手又还给了皇上,然后便紧紧的闭上了嘴巴。伺候皇上这么多年,他很清楚皇上的性子,给他看密报,是想征询他的意思,可皇上没开口,他若是抢先说了,必然会引起皇上的不快。

“联姻……在朕看来,我那位皇兄是迫不及待了啊。”皇上长叹一声,靠着舒适的龙椅:“说吧。”

“喳。”莫公公应了一声,道:“依老奴看来,武王此举虽然逾越之处,但也未必便能确认他有不臣之心。鼓励民间招募私军的圣旨是皇上下的,武王是想替皇上分忧也说不定。”

“你真是这么觉得?”皇上对莫公公的性子也是颇为了解,哼道:“说实话!”

“喳。”莫公公微弯了弯腰,又道:“不过,老奴以为,武王在朝野上下位极人臣,他的一举一动势必受到满朝文武的关注,本次联姻他秘而不宣,似乎有些先斩后奏之嫌。老奴斗胆,即便武王存有忤逆之心,他此举也意在试探。”

“试探什么?”皇上又追问了一句,有的时候皇上自己都觉得听没意思,朝廷大臣也好,身边的亲信也罢,他们对自己的忠心毋容置疑,可就是说话喜欢兜圈子,倒不如跟秦百川聊天那般痛快。

“试探有二。”莫公公早有准备,接下去道:“第一,试探皇上在得知小王爷成亲之后的反应,若是皇上明确反对,那武王日后必定谨慎行事,若皇上没有表态,或没有强烈反对,我想丘山只是武王拉拢的第一批江湖势力。”

“第二是试探满朝文武。”莫公公沉声道:“甭管武王到底是什么心思,这天下还没有王孙贵族可以不禀明皇上便随随便便成亲的道理,事后即便皇上不说,满朝文武总要有人参武王一本。对武王来说,那些明哲保身的便是可以拉拢之人,那些联名上书的臣子必被武王当做敌人,以武王的性子,怕是要杀之后快。”

“两个试探,说得很好。”皇上满意的点头,早在接到密报的一刻,皇上便想通了这些,多问莫公公一嘴,就是想印证一下心里的想法。

“陛下心里早有论断,老奴不过信口胡言。”莫公公急忙摇头。

“朕的确也是这般想法,你再说说,这件事到底如何处置?”皇上沉吟一番,道。

“吕大人信中末尾曾提到,那丘山柳媛媛跟江陵秦百川早就私定终身,甚至有可能已经**于他,那小王爷此举倒好像有点强抢民女的味道。”莫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