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部分 (第2/5页)

红裳然心中有些不安,不过早已经知道哥哥要来了,所以现在事到临头倒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安眼下是伸头缩头都是一刀,害已经是不管事儿,所以不但不能害,而且要沉稳镇静才能过此一关。

红略一寻思,又使了小丫头吩咐厨房的人备明日中午的家宴:哥哥来了一定会用午饭的,怕是会被老太爷留在府中住下吧?想到这里,红裳轻轻一叹:此事儿她做不得主,只能行一步看一步了。住下就住下吧,好在外宅的客房并不似内院,再加哥哥有公务在身来没有太多的时间留在府中。

红裳思索了一会儿哥哥地事情。便丢了:明日就来了。这个时候想得太多不如养好精神应对了该想得早已经想到了。

红裳眉头皱起想地却是:是现在就回上房。还是在这里略歇一歇:她又感觉到有些累了。可是晚上还要应酬薛家父女。回房绝对早不了。

红裳正自犹豫时。画儿急急地奔了进来。看到红裳笑道:“我已经让大厨房不必备家宴了。薛家地人一时就要走了那老太爷在赶到表娘地院子去了。”

红裳听到后只略一想。便猜到了那一位“舅老爷”地信:“刚刚还好好地。是不是因为薛家‘舅老爷’地信?”

画儿点头:“薛家老太爷和老太太根本没有去那边儿看他们地儿子。此事被他们儿子地一封信给道破了。老太太地脸挂不住当场便放了下来。老太爷倒还好。并没有恼怒。可是薛家地老太爷也坐不住了。也不答老太太地话。起来说家中有事儿要早早赶回去。便急急去了表姑娘地院子。”

红裳听得也有些好笑:薛家这都做得什么事儿?既然安心骗人就不要如此容易被人拆穿了吧?不是他丢不丢人地事儿。而是也让赵家地人下不来台啊想假装什么也不知道都假装不下去了。

红裳轻笑道:“那位‘舅老爷’倒底有什么事儿写信给我们老太太而泄了他们家老爷子的底儿?”

画儿轻笑:“太太,那信儿不说还好,一说把厅里厅外的丫头们都乐得不轻,可是又不好笑不出来,都憋得难受呢!那舅老爷在信上说他在那边儿病了花了很多的银子好容易有了起色,可是身边的银钱已经没有了想给家中写信,可是前些日子刚给他的父母报了平安想一下子说了实话惊到了他的父母,让他们担心万一被父母知道了非要去南边儿看他不可路那么远,,万一在路上累到或是病了,都是他做儿子的不孝,所以才给他的姑母大人写信求救,先给他几百两银子救救急,等他过了年节回来时一并奉上云云。”

红裳听得一愣一愣的:“就这样说的?这借口也太”

画儿撇嘴:“本来就是。”

红裳还有些不太相信:“薛家老太爷的脑子虽然说不上多好使来,可是他的那个女儿,心

巧的很,怎么可能会生出如此胡闹的儿子来?”

侍书嗤之以鼻:“老天爷是有眼睛的,像他们薛家的人,没有一个积善行德之人,能有什么好报?如果让他薛家有个精明能干的儿子,就真是老天无眼了。”

虽然这样的话怎么都像是气话儿,说出来并不能让人信服,不过想一想好似还真有那么一点道理:毕竟红裳穿都穿了,你说世上无神仙,红裳自己也不能相信。

不过,有另外的道理可以说得更能让人信服些吧?红裳看了看侍书,又看了一眼深以为然正在点头的画儿,她话到嘴边儿什么也没有说出来:古人对于神佛的敬畏与信服,不是她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人能比的。

既然晚宴不用准备了,红裳想了想便决定回上房了:打个转便可以回房好好歇一会儿了,倒也算是薛家的人做了一点儿好事儿。

只是不知道薛太爷下次会不会有脸皮再来赵府:他们当初留姑娘在赵府的意图,现在等于已经拆穿了,虽然亲事儿定了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