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云梦之乡 (第2/2页)
“出水芙蓉”杜鸣凤。
来到城东,“云梦阁”五层楼高,阁楼涂饰青漆,溜光水滑的,这也是“青楼”的来头。
“云梦阁”一楼是吧台大厅,群体活动场所;二楼是歌舞伎的化妆室和住所;三楼是包间和室;四楼是客房;五楼是赌坊。
我们是晚上来的,花红柳绿,微风荡漾,云梦阁里面人头攒动。
进入“云梦阁”每人要交十个金币的保证金,既提高了进入门槛,又防止无赖赖账,一举双得。
保证金在你结账时可以退,也可以抵账。
大厅里整整齐齐排座着顾客,看着还有几个空位,我们就随便坐下。
“哐!哐!”,几声鸣锣开场,一个白衣红花的妙龄少女站在舞台中央发出银铃般的声音:“各位客官,今晚云梦阁几位花魁争奇斗艳,幸运者可以和我们的花魁花楼相聚。各位客官老爷,看你们表现了!”
台下立刻“嘘”声一片,吹口哨的、敲桌子的、呐喊的无不欢欣鼓舞。
随后数位花魁依次从舞台走过,每位都做“万福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万福金安。
行礼时,花魁们口喊“万福”,右手搭左手在胸前右下侧上下移动一下,并微微鞠躬的动作就是万福礼。
花魁们身姿摇曳,轻启朱唇,罗衫漫舞飘飘,台下立刻又是一片喧嚣沸腾之声。
“奏乐!”随着竹竿子一声喊,云梦阁立刻响起了丝竹之声,古代主持人就叫“竹竿子”。
不管怎么说,建康也是当时国际大都市,音乐水平无人能及,至少我没有听到过这种美妙的声音。
乐器的音色、音质都很高,节奏都恰到好处。虽然我不懂音乐,但是听到这种音乐就能让人放松,就能让人忘掉烦恼,用今天的话术就是非常美妙的“流行音乐”。
“好!好!”台下有许多人叫好,有些人还赏了“花钱”。
“花钱”是青楼特制的铜币,不在社会上流通,每个青楼都有自己的“花钱”。
“云水阁”的“花钱”正面是篆文“阳春白雪”,反面是“云水阁制”。花钱可以在青楼兑换成现银或者铜钱,换句话说“花钱”都是真金白银买的。
“云水阁”是建康最大的青楼,所以它的“花钱”最贵,一个花钱值一个金币。
一曲奏罢,打赏了有一百多个“花钱”。
俗话说,“温柔乡,销金窟。”看来真是名不虚传!
“再来一曲,再来一曲!”台下的人纷纷呐喊。
:()我在北魏的铁血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