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沙漠中的碉楼 (第2/3页)
的发光原理跟萤火虫一样,都是靠腹部发光且分两个节段发出不同的颜色。
只不过这种虫应该生长在西方国家,按说古时候的西夏是不会有这种生物存在的,而且它的寿命也是极短,几百年过去了竟然还能够活着散发着光亮,真是神迹。
洞内底部铺满了黄沙,如同一个微缩的沙漠景观,在沙漠的中央立着一个小型的碉楼,时不时的还有一股股吹过掀起沙风。
袁珊从石阶上走下来,一只脚踩在黄沙上,无法想象这底下到底铺了多厚的黄沙,那种有些塌陷失衡的感觉就和沙漠别无二致。
西夏人为何要在这建造一个如此庞大的地下世界?这里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地方?
现在已是秋末就快要进入冬天了,但是这里却还隐隐有些灼热之感,就好像四五月份日头正盛一般,袁珊脱掉了自己的外套搭在胳膊上,只穿着一件紧身短袖。
不知道是不是这洞顶的发光甲虫散发出的热量,袁珊越走越热,当她走到那座碉楼前面的时候背后已经有些湿润了。
她把头发随便一挽扎了起来,看着面前的建筑打量了起来。
这是一座有三层楼那么高的小型碉楼,保存的相当完整,并没有任何风化或者残缺,如同新建的一般。
如果按照这个碉楼的建筑风格来推测的话,黑水城景区一比一还原出来的建筑跟原本的样子还是有不小的出入。
果然现代人对历史的还原有相当一部分都存在自己先入为主的思想,并不能做到高度还原。
如果不是袁珊今天亲眼见到一千年前的建筑物,她也不会知道历史留存到现今到底还能留存多少完整度。
碉楼正中间是一个一人多高的拱门,门的两侧各有一个小窗口,而第二层是一个露台,露台旁用石头砌成了一个类似烽火台一样的垛口。
这个建筑让袁珊想起来了海原的哨马营,哨马营最初的面貌会不会就是这个样子?
她从拱门走了进去,碉楼内外的温度真是天差地别,里面非常阴冷,就好像有一层看不见的屏障阻断了室内外的温度。
正中间有一口井,井口之上还悬着一个特别大的木桶。
看起来跟农村的水井没有什么太大差别。
方形的碉楼中一口井,倒有一种地阁方圆的势头。
袁珊定睛一看,突然感觉毛骨悚然,就在那口井之后的阴影处,好像有两个坐着的人影。
“是谁?谁在那里?!”
她轻唤两声,但是并没有人回应她。
自从进了石门以后袁珊就被眼前的一切所吸引,甚至忘了自己来的目的,这地下还有陈曦那伙人。
那井后面的人影,会不会就是他们?
她掏出手机打开了手电,另一只手紧紧握住匕首,缓慢地朝着那两个人坐着的地方靠了过去。
当光照射到那个两个人身上时,她这才看清原来蹲坐在那里的是两具古尸。
分别是一男一女,看样貌好像两个十岁出头的孩子,他们的身上黢黑发亮,应该是浇灌了什么东西。
袁珊小心翼翼地用刀尖轻轻在男尸上面刮了一下,刮出了一道白色的痕迹,落下一些白色粉末。
这让她立刻想到了蜡烛,这两具尸体应该是被蜡油所封,有一些历史记载说过古代人会用蜡来防腐。
袁珊走近了些,把光打在古尸的脸上,蜡油虽表面黢黑但是却通透无比,光亮可以透过这层蜡油看到里面尸体的五官。
她倒吸一口凉气,里面的古尸虽然已经死去多年但是五官清晰可辨,栩栩如生,仿佛下一刻就会破茧而出。
这种完整度的古尸只要带出去必然能够轰动世界。
这个地方真是诡异,这半天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