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部分 (第2/5页)
琢磨了一阵子,李南打电话把郭伟全叫了过来。
郭伟全是分管招商引资工作的,李南想跟他讨论一下,也听听他的意见。
“李主任,按照你这个思路,我想要解决当地菜农的问题,有两个办法,一是把他们联合起来,成立一个互助组织,挑选合适的人进行统一管理,集中往外营销,小菜农联合成为大的蔬菜供给公司,这是一个办法。另外一个就是,引进外来的投资商,由他们来投资,设定种植标准,我们的菜农按照他们的标准来种植,然后把蔬菜批发给投资商,由投资商进行包装外面。当然,这两个办法,是比较相似的。另外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让菜农们把土地租让给投资商,从中收取租金,不过这样肯定收入少一些,很多人只怕不会同意!”
郭伟全之前也挺李南提过这个事情,也专门琢磨过此事,现在李南问起来,他便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李南想了一下道:“我估计,最后一个办法,是不太可行的。倒是前面两个办法,都可以试一试嘛。首先,我们鼓励现有的菜农们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建立蔬菜种植合作社,共同管理、营销,打造共同的品牌,其次,我们也要积极地寻找外来的专业投资商,希望能够引进更好的标准,更好的管理,把我们上街的蔬菜品牌打出去。”
郭伟全点头道:“那这段时间,我就从这两个方面着手,先摸一下菜农的底,看看他们是否有这个意愿,另外也注意联系一下相应的投资者。”
李南道:“行,这个事情,就交给你来牵头,争取尽快取得效果。”
郭伟全的效率都是挺高的,很快,他便给李南汇报,找到了一群特殊的投资者。
这是七名刚刚大学毕业的大学生,满腔热情地想要创业,正好他们在跟招商引资局接触,咨询相关的政策及优惠,而他们的创业主体,就是现代蔬菜种植。
郭伟全正好去招商引资局碰碰运气,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企业,结果引资局就把这一群人介绍给了郭伟全。
由于郭伟全的年龄也不是很大,所以跟他们一聊,也为他们充满激情的创业梦想所打动,便向他们介绍了上街准备打造蔬菜种植基地的规划。
那群大学生一听,顿时喜出望外,决定前来上街了解一下具体的情况。
“李主任,我大致了解了一下,他们现在一共筹集了大约十万块钱的资金,前期的规模可能不大,但是我跟他们聊了一下。感觉这是一群充满朝气和活力,有梦想的年轻人,所以,我觉得应该可以给他们一个机会,说不定在他们的努力下,能够成功地把上级的蔬菜品牌打造成功呢!”郭伟全道。
李南笑道:“资金少,这个问题倒不是很严重,如果按照我们之前的设想,让他们跟菜农们联合的话,前期的投资并不是一下子要多少。可以一步步地探索,逐步地扩大投资嘛。现在我们上街的菜农们,缺少的就是思路和活力,这伙年轻人的加入,应该能够带来一股新的气象,你安排一个时间,我也跟他们好好地聊一聊。”
经过郭伟全的联系和安排,双方约定于周三的下午会面。
当看到郭伟全口中的办事处李主任的时候,那几名大学生显得十分地惊讶。
因为看起来。李南比他们的年纪并不大,要说李南是今年毕业的大学生也不为过。
虽然不是体制中的人,但是他们也知道办事处主任大小也算是一个官了,在去里面算是中层干部。这个家伙爬得也太快了吧。
不过,正因为李南年轻,让他们心中不由自主产生了一种亲切感和信任感。
这七名大学生,为首的那个瘦高个子的男子。叫陶希嘉,据他自我介绍,他就是利平区本地人。家在城关镇。
他们都是江天理工学院的毕业生,之前因为种种原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