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佛道辩经、大梦心经 (第1/3页)

无业高僧微微点头,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也不深究清灵话语中的深意,只是自顾自地喃喃低语:“佛度有缘之人,我佛慈悲为怀,倒驾慈航,大开方便之门,因材施教,因机说法。”

清灵悄悄拿眼看向一旁的真人,眼神中带着一丝焦急与求助,心中暗自埋怨:这老和尚都明目张胆地来挖墙脚了,你们二位就这么干坐着,像什么样子?然而,两位真人仿若木雕泥塑一般,只是静静地端坐着品茶,脸上毫无波澜,一言不发。

清灵无奈之下,只好低下头,眼睛盯着地面,嘴巴紧闭,不再言语,索性装傻充愣起来。

无业高僧见此情形,脸上的笑容丝毫未减,依旧镇定自若,继续不紧不慢地说道:“若能于念起之时,守正不偏,护持善念,如护眼珠,使心光常明,不受诸邪侵扰,则可于刹那间跨越凡圣之界,与佛心相印,同诸佛共证妙法,一念成佛。”

清灵心中暗诽,无业高僧这话像是在旁敲侧击地提醒辩机和尚,谁让他心生贪念,如今这局面可不就是搞砸了嘛。于是,她微微歪着头,脸上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轻声说道:“高僧前辈所言极是,辩机大师便是太过贪心了。”

无业高僧心中无奈,脸上却依旧保持着那副高深莫测的模样,心想:老衲说的是让你与佛心相印,同诸佛共证妙法,一念成佛,你这小丫头怎的偏到十万八千里之外去了。

可他嘴上仍继续说道:“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清灵一听这大肆夸赞佛法的话,眉头瞬间皱成了一个 “川” 字,心中怒火中烧,暗自思忖:我家两位真人大佬都还没发话,你就如此张狂,这般夸佛,简直没了边际。

她当即挺直了腰板,眼神坚定地回应道:“三教之中无上品,古来惟道独称尊 !”

无业高僧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心中暗道:辩论之时,就怕对手沉默不语,如今这小丫头既然开了口,那便要与她好好较量一番。这些时日在太华宗辩经无数,哪个不是被老衲说得哑口无言。只要这小丫头继续说下去,迟早会落入老衲的圈套之中,最好能将她收入佛门,收回秘法,即便次等,也要破了她的道心,毁了她的前程。

“佛法无边,回头是岸。小施主何必斗气,不如学我佛法修心,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识得性,无喜亦无忧,参禅何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自凉。” 无业高僧声音慈祥,似在比划着什么高深的禅理。

“寂灭门中,须云认性,你不知那性从何而灭!枯坐参禅,尽是些盲修瞎炼。” 清灵双手抱在胸前,脸上带着一丝不屑。

两位真人听到这话,不禁微微动容,相互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惊讶:嗬,这丫头可真敢说啊!

“为僧者,万缘都罢;了性者,诸法皆空。大智闲闲,澹泊在不生之内;真机默默,逍遥于寂灭之中。” 无业高僧微微仰头,眼神中透着一丝傲然。

“高僧,坐久了会得病的,更不如我这修仙者,骨之坚秀;达道者,神之最灵。携箪瓢而入山访友,采百药而临世济人。摘仙花以砌笠,折香蕙以铺裀。歌之鼓掌,舞罢眠云。此乃真逍遥也!” 清灵一边说,一边轻轻晃动着身体,似在描绘那逍遥之景。

“施主着相了,何必拘泥于外欲横流、世间表象、耽于享乐,正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真容无欠亦无余,生前可见;幻相有形终有坏,分外何求?” 无业高僧轻轻摇头,似在惋惜清灵的 “执迷不悟”。

“高僧前辈,您口口声声称呼众生为施主,却不去自己耕耘努力,天天枯坐参禅,妄求他人布施,我不愿也;我太华宗勤修炼,求逍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