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桃李新居,祭祀收徒 (第3/4页)

旁的书册《黄庭内景》。

“上清紫霞虚皇前,太上大道玉晨君。闲居蕊珠作七言,散化五形变万神。是为黄庭作 内篇,琴心三叠舞胎仙。九气映明出霄间,神盖童子生紫烟。是曰玉书可精研,咏之 万遍升三天”

太宁师叔每念一句,下方弟子跟读一句。有还认不全字的,也跟着摇头晃脑,她们的识字课程可缓缓图之,但弟子勤勉,每日早课的规矩要先立起来。

早课至辰时结束,三位师叔开始教导小弟子们宗门礼仪,以及通读、讲解门规手册,连着学两天,这是后日也就是入门第三日,参加主殿祭祀,收徒大典准备的。

后日清晨,没有早课,但弟子们早早在桃李居主殿前空地等候。

只见那太宁师叔,口中念念有词,手掐法诀,大喝一声:“来!”

只见天边彩云翻滚,一艘飞舟似那神鸟金翅大鹏般飞来,舟身在朝阳下闪耀着五彩霞光,瑞气千条。

太宁师叔站于乘云飞舟前,衣袂飘飘,其衣如仙蚕吐丝所织,轻若浮云,月白道袍上有星辰日月之绣纹,随风而动,宛若仙人。

一声令下,带着新弟子登上飞舟,朝着金顶主殿-东华殿,疾驰而去,这次飞舟飞的确是飞快,飞舟所过之处,留下一道绚烂云霞翻滚。

百灵及新弟子们,终于有机会在近处观摩那东华殿,其宛如天宫仙阙,金碧辉煌,殿墙似是由金砖玉瓦砌成,每一块都闪耀着璀璨光芒,与日月争辉。云雾缭绕其间,如轻纱曼舞,增添几分神秘。

新弟子们在殿前正中列队等候,而外门老弟子们在左右两侧排列,更有司仪、乐手、唱和等有司职位,各司其职。众人已准备齐整,各个神情肃穆,寂静无声。

身穿赤霞道袍的五位外门执事长老,及身穿紫绶仙衣的宗主在侧殿等候,除宗主带着几个内门弟子外,其他内门弟子却是不在此列参与新弟子大典。

吉时已到!

钟鼓雄浑,钲锣磅礴,玉磬丝竹悠悠和鸣,奏响了一曲通天之音,震荡九霄,惊破尘世之虚妄

此曲乐禅音,乃天地之灵韵,乾坤之妙响,其禅意幽邃,宛若鸿蒙初辟之象,混沌未分,而道意已存。

众弟子处于其间,心随音动,意与道合。尘世之纷扰,如风吹云散,不复存。唯余此音此境,使人心神澄澈,如明镜止水。仿佛与天地共呼吸,与神灵同话语,得窥大道之端倪

宗主宗浩真人与外门总管宗申大长老,居于首位,带领众弟子阵列而入;主殿内青玉铺砖,紫檀梁柱,正前方三清神像威严肃穆,尽显大道之神圣,端居中央,其容端庄,似纳乾坤之象。先祖神龛立于神像之下,白玉供桌之上;四周珍禽异兽玉雕,祥云彩凤、神威天龙画栋雕梁。

祭品有灵果美酒,神丹妙药,并无血食三牲。香炉袅袅间,众弟子跪地,宗主焚香,率领弟子,三拜九叩,祭祖祷告。

大长老宗申真人领祭,手举焚香,吟诵祭文:“天地玄宗,仙门永昌。列祖列宗,庇佑后生。燃香祷告,灵韵蒸腾。望祖降福,仙途光明。”

弟子们亦随之祷告:“仙恩浩浩,祖德昭昭。我等后学,敬拜今朝。心虔志诚,永记信条。道德长存,除魔卫道。”

其声如洪钟大吕,在天地间回响。只见那香烟袅袅升起,化作种种祥瑞之象,似有龙凤飞舞,麒麟踏云,似与天上神灵相通。

“金殿祥光昭日月,玉炉瑞霭映乾坤。”

“仙风古韵千秋在,道统新传万代存。”

待祭祀大典完成,便是新弟子入门大典。

昨日那录名玉册,置于供台之上,散发着柔和的光晕,似有灵性一般,光晕流转,如潺潺溪水,又似祥云朵朵。

一位白须飘飘的长老上前礼拜后,拿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