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攻克两城、声东击西 (第1/3页)
按照古老而残酷的战争规矩,各方在约定好的时间与地点列阵等候,贵人们先上前说一堆废话,然后斗将率先开始。
那些被挑选出的勇士,皆是军中翘楚,他们骑着高头大马,手持寒光闪闪的兵器,在阵前相互叫阵。一时间,将领的马蹄扬起的尘土遮蔽了阳光,士卒们助威声、喊杀声震彻云霄,每次斗将,必然有军卒心目中的大人物喋血当场,而贵人们就在大旗之下安坐,对斗将输赢进行点评和赏罚。
斗将结束后,便是更为惨烈的大军相互冲阵攻伐。士兵们如潮水般涌向前方,刀光剑影交错,厮杀声响彻四野,整个战场仿佛沦为了人间炼狱,血肉横飞,残肢断臂随处可见。
而在战场后方,贵族们的大营却呈现出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
营帐内,华美的毡毯铺满地面,珍贵的酒器中盛着香醇的美酒,仿佛战争的残酷与这里毫无关联。当接到一处战阵胜利的捷报时,整个大营瞬间沸腾起来,欢呼声、喝彩声交织在一起。仆人们匆忙地穿梭其中,加酒加肉,身姿婀娜的歌姬们也被召唤而来,轻歌曼舞,以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她们的舞姿如梦如幻,眼神中却透着对战争的迷茫与恐惧。
而当传来败了一阵的消息时,大营内的气氛并未因此而沉闷,反而依旧是加酒加肉加歌姬。贵族们用这种看似荒诞的方式来安慰自己受伤的心灵,在他们眼中,战争仿佛只是一场危险的赌博,输赢不过是暂时的,享乐才是永恒的主题。
不时会有战败被俘的敌国贵族被押解到敌方大营。这些曾经高高在上的贵人,此刻虽沦为阶下囚,却依旧受到了特殊的 “礼遇”。大营中的贵人们满脸堆笑,拱手相迎,口中说着 “侥幸侥幸,兄长莫怪” 之类的虚伪言辞。
随后,众人围坐在一起,仿佛多年未见的老友,共同举杯畅饮。胜利的贵人开始夸耀自己带军有方,如何神机妙算,将敌人玩弄于股掌之间;战败的贵人则是满脸通红,借着酒劲大骂自家将领是蠢猪,声称是他们贻误了自己精心定下的战策,扬言回去定要砍几个脑袋以儆效尤,而后便心安理得地继续享乐,只等着家人带来丰厚的钱货将自己赎回。
在这战争的背后,人性的丑恶与荒诞被展现得淋漓尽致,生死与荣辱在利益与虚荣面前,似乎都变得微不足道。
吴昊与清灵耐心静候三日。盖因开战后之初那几日,乃是战时最为疯狂之阶段。待他人皆疲惫不堪时,自家再行出动,如此方能占得几分先机。
三日期限既至,丹原城门大开,两万军卒整齐列队,迈着坚定步伐,向着北方五十里开外之丹阴城进发。丹阴城坐落于丹水南岸,丹水虽为淮水之小支流,却也可行船,且诸多地方骑马便能踏水而过。
先锋三千人悉为骑兵,半日之内急行军,迅速抵达丹阴城下。骑兵们勒马叫骂,扬言次日清晨摆阵野战,尽显悍勇之姿。然城头却高悬免战牌,城内贵人对其叫骂仿若未闻,不予理会。只是遣了骑兵信使,快马加鞭前往其他城池通报军情。
吴昊与清灵引领大军,于日暮时分赶至丹阴城外十里之处扎营安寨。一夜休整,士卒们早早用罢饭食,两万大军随即于城外严阵以待。城头之上,免战牌依旧高挂,吴昊派人叫骂良久,亦无丝毫回应。
吴昊见此情形,果断下令攻城。
刹那间,军阵徐徐前行,前排军士高举盾牌,彼此紧密相连,严丝合缝,令人难以窥探盾牌之下军阵内部之究竟。大军缓缓逼近丹阴城南城墙,此城墙高仅两丈,乃是夯土筑就。待行至一箭之地,城头守军弯弓搭箭,羽箭如雨点般射下,纷纷击打在盾牌之上,叮当作响,然所幸仅有寥寥数人被箭所伤。众军士皆深知,攻城之战,死伤最为惨烈之际,当属蚁附登城之时。
吴昊大军精准测距,随即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