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唯才是举、攻心为上 (第1/4页)

此话一出,诸位将军眼睛骤亮,贼亮贼亮的那种,目光中满是期待与兴奋。众人心中暗自思忖:还是小姐善解人意啊,已然为我等谋划好了赏赐与产业,体贴自家人,此乃自己人也!他们望向程邑伯的眼神瞬间充满敌意,仿佛程邑伯是他们获取利益的最大阻碍。程邑伯被这眼神吓得踉跄后退,险些跌倒,哪里还敢多言半句,生怕被激动的将军们群起而攻之,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吴昊见此情形,无奈地叹了口气,他深知妹妹善于洞察人心,懂得发动人心,可程邑伯毕竟是自己的老丈人,他只得哈哈一笑,出面打个圆场,将此事暂且揭过。

清灵接着说道:“其二,我之所以说莫要将通州城看得过重,不必急于攻克,乃是因为越国如今所能集结的兵力已然有限,大部分已经被我们围在了城内。只要我正规军驻扎于此,双方皆动弹不得,如此便可减少诸多变数。我军只需静候各地返乡之民传来捷报即可。届时,慌乱之人将是越国贵族,他们视财如命,我军便让他们破财。再者,越国背后的仙师与我军背后的仙师之间尚有诸多纠葛,还有的扯皮,此刻我军当务之急是稳住军心民心,切不可损耗声望与民望,仙师亦是要颜面之人。只要我等是民心所向,得民心者得天下。依我之见,不妨免税数年,兄长,意下如何?”

吴昊微微点头,他已经亲身感受到自身气运暴涨的好处,而气运就是人心所向,开口道:“妹妹所言极是,声望与民望对我等至关重要。各军务必严肃军纪,关键时刻不得滋事生非,否则严惩不贷,提头来见!”

诸位将军齐声应诺,声音洪亮,震得营帐微微颤动。

清灵继续娓娓道来:“其三,攻心为上。我军并非要将所有贵族赶尽杀绝,而是要诛杀那些为富不仁、残暴无德的贵族。天下贵族旁支,寒门贤才众多,他们世代为世家效力,此等人才方是我等要竭力争取之人。常言道,打天下需勇武之士与兵戈之力,而治理天下则需智慧才干与笔墨文章。当下我军所缺者,正是这治理天下的贤才。”

吴昊面露难色,叹道:“我亦深知此理,然名士贤才投奔我者寥寥无几,来的多是出身白身或末位小吏,尚需历练,实乃我吴家底蕴不足。不知妹妹可有良策招揽贤才?我吴昊愿许以高位厚禄,即便亲往求贤,亦在所不惜。”

清灵微微摇头,说道:“兄长有所不知,真有才能的寒门子弟,所求并非仅仅是高位与富贵,此等身外之物,他们凭借自身才华便可谋取。”

吴昊略一思索,觉得妹妹所言在理,有真才实学之人往往心高气傲,不会轻易效忠于他人。他不禁问道:“那依妹妹之见,他们最渴望者为何?”

清灵朱唇轻吐二字:“公平!”

吴昊微微一怔,疑惑道:“在我军中,向来有功必赏,绝无区别对待贤才之事。”

清灵神色凝重,注视着吴昊道:“兄长莫急,且听我一言。我说的公平,乃是世间之公平,而非仅得主公赏识之公平。”

吴昊见妹妹似有良策,急忙追问道:“妹妹快细细道来。”

清灵目光缓缓扫过诸位将军,说道:“兄长当唯才是举,不问出身。吴公应通告天下,凡来我吴国求官之人,不论家世出身,皆需分科考试。考试之后,采用糊名判卷之法,分出优劣。待名次确定后,再揭开姓名,名次前列者授予高官,名次中等者任下官,名次低等者不予录用。为官者每三年评比政绩,评比依据皆为职责范围内的政务,与其他一概无关。政绩优秀者升迁,中等者平调,下等者贬官。”

吴昊与诸位将军听闻,皆面露诧异之色。在他们看来,如今求贤若渴,人家不来投奔已是难题,如今竟还要考试,还不录用、还要三年评比、干不好还要贬官,如此苛刻怎能让人归附?

而封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