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 (第3/5页)
由他全权负责。
“理是这个理,可在下没那么多功夫耽搁,回头再跟。院使大人解释一下吧,如若何大人有所担忧,那么在下独自前往,何大人告诉在下皇上在哪儿上朝便可。”
“这……。”何尔蒙犹豫不决,最后还是摇头道:“算了,在下。带硕大人前往吧。”
早朝是在乾清宫正门,乾清门举行。
乾清门为紫禁。城内廷正宫门,号称御门,是前殿和后廷之间一个重要连接通道,乾清门之南是前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左右两翼有文华殿、武英殿等,乾清门之北是后廷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左右两翼是东、西六宫等,乾清门东为内左门及九卿值房,西为内右门及军机处。
乾清门高约十六米,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门前三出三阶,中为御路石,两侧陈列着一对铜鎏金狮子,在乾清门外两侧,陈设着十口金光闪闪的鎏金大铜缸,是为宫中贮水防火而准备的用具,缸自重四千斤,盛水也是四千多斤。(宫中共有鎏金铜缸二十二口,加上其他铜缸、铁缸,共三百零八口。)
按规定,拂晓之前,各部官员着朝服、冠带集合于午门,过太和殿,至乾清门,乾清门前是一个东西长约三百米,南北宽仅三十米的狭长广场,早朝,也就是御门听政,就在这个相当于半lou天的广场上举行,条件十分差,冬寒,夏热。
康熙升座,六部、九卿、大学士及相关官员分班排列,自有都察院等监察官员到场监察参与朝政官员是否按时到达,是否有喧哗,违反定制之人。
早朝开始,康熙亲自主持朝廷会议,臣工们将题本或奏本呈上,至于御案前,内阁学士再将本子内容背给皇上听,随后开始议、决、行,过程及其严肃。
春夏辰初,秋冬辰正开始,一般约一个时辰结束,除三大节(新年、冬至、万寿节)和宫中大丧这种特殊的日子外,日日如此商议、处理朝政。
但遇事多,便延长一会儿,再多,则需在下午、晚上临时加朝,最多时候一天三四次,遇事少,则缩短一会儿。
硕海跟着何尔蒙到达乾清门时早朝还没结束,二人只好在外候着,朝堂之上,康熙正同臣工们议论台湾战事,可由于气候与天花疫情原因,赞成攻打台湾的人极少。
武英殿大学士纳兰明珠向来谨严甚微,此时面对战事,更是小心翼翼的出班道:“皇上,连年征战,军资受限,且因天花爆发,军力也受到牵制,台湾之战必是陆路、水路共同作战,可将士们都说,为国而战他们毫不退怯,但如因去台湾之路中死于天花,岂不是白白丢了性命,眼下已进入夏季,海风随时侵袭,水路海战必是风险巨大,臣以为,此时进兵台湾,无论是气候、军资、军力都不合时宜,对我军十分不利。”
“明珠大人,夏季海战比冬季有利,夏季季风,风向反倒是容易掌握,海上作战掌握风向是首要,而冬季风向很难掌握,反倒不易作战,至于天花这个问题,皇上也已寻来神医解决,皇上,臣以为,即使此刻不战,也应着手开始准备,有备无患,时机成熟便可一举攻下之。”
大学士纳兰明珠不赞成此时出兵,但对于战功卓著的费扬古来说,马背上成长起来的满人,就该在战场上实现雄鹰一般的梦想。
此时,一旁始终默默不语的索额图暗暗的呲鼻冷哼道:“皇上,台湾乃是蛮夷不毛之地,何必大费周章消耗财力、物力、人力,且又风险甚高,臣以为弃之为上。”
纳兰明珠和费扬古都以一种异样的眼光看着索额图,弃台湾?此话若是由其他人口中讲出,倒也不足为奇,可这话从索额图的口中讲出,实属让人诧异的很。
纳兰明珠忙又礼道:“索大人此话差矣,弃台湾只会助长那个东宁小王国独立的嚣张气焰,现今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